[实用新型]一种小型化E类高效功率放大器匹配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6969.4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9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国;成千福;刘畅;朱守奎;傅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H7/40 | 分类号: | H03H7/40;H03F3/2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岛市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化 高效 功率放大器 匹配 电路 | ||
一种小型化E类高效功率放大器匹配电路,晶体管的输出端由电长度为λ/8的传输线;用于尺寸缩小的电长度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信功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化E类高效功率放大器匹配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无线收发器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功率放大器作为发射机中的最后一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收发机的整体性能。对于功率放大器来说,要想实现最大的功率传输,必须使得负载阻抗与波源阻抗相匹配,即在波源和负载之间插入一个无源匹配网络。这个匹配网络不仅可以减小功率损耗,而且还可减小噪声干扰,提高功率容量及改善频率响应的线性度等等。
传统的基波匹配电路是L型网络,即用两个集总元件的串联、并联来实现匹配。虽然这种L型网络比较简单、容易实现,但其匹配存在匹配禁区,并且频率响应比较差。因此这种L型匹配只适合用于窄带匹配网络。另一种传统的基波匹配电路是T型和
对于基波匹配电路,文献[1]给出了一种新型的基波匹配电路的方法。成功将电长度为λ/8传输线带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为本实用新型的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本实用新型结合文献[1]的电路结构及文献[2]提供的电路结构创新性的提出了一种新型小型化高效功率放大器匹配电路。另一方面,文献[3]通过理论推导首次证明了E类功放的可实现性。而文献[4]则首次通过微带线实现了E类功率放大器。本实用新型结合E类功放的阻抗特点和尺寸缩小匹配电路的特点,创新性的把两者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小型化E类高效功率放大器匹配电路。在保持E类高效功率放大器基波匹配和晶体管漏端封装参考面二次谐波阻抗∞特点的同时,不仅极大程度上减小电路尺寸,节省了电路成本,便于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上进行基波阻抗匹配。同时尺寸缩小也有利于电路版图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V. J. Tyler. “A New High-efficiency High Power Amplifier” [J]Marconi Rev. 1958, 21(130): 96-109。
[2] Tetsuo hirota,“Reduced-Size Branch-Line and Rat-Race Hybrids forUniplanar MMIC's”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VOL.38, NO. 3. MARCH 19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69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箱式柜
- 下一篇:一种提高履带耐用性的履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