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中水含量分析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6941.0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1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何北坤;彭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北坤;彭志军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47 | 代理人: | 陈庆超,桑传标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水 含量 分析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油中水含量分析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油中水含量分析仪。
背景技术
从井中采出的原油一般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水,原油含水量是石油化工行业一个重要的参数,检测原油含水量是原油开采、脱水、处理、集输计量、储运销售及石油炼制等过程被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原油中的含水量进行测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中水含量分析仪,使用电脱水原理测量原油中的水分/盐分含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油中水含量分析仪,其中,所述分析仪包括:电极杆,该电极杆连接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中的一者;电极筒,该电极筒连接于所述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中的另一者;测试容器,该测试容器带有刻度线,并且可移除地放入所述电极筒中的底座上;工作台,该工作台中设置有样品台,所述电极筒固定在该样品台上;固定架,所述电极杆固定于该固定架,该固定架通过支撑柱支撑在所述工作台上;其中,所述样品台与所述工作台之间设置有升降装置,以使得所述样品台和所述电极筒在竖直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工作台移动,从而使得所述电极杆插入或离开位于所述电极筒中的所述测试容器。
可选地,所述样品台和所述工作台之间还设置有平移装置,该平移装置配置为使得所述样品台带动所述电极筒移出或移入所述工作台。
可选地,所述电极杆包括多节可伸缩的杆段。
可选地,所述电极杆中设置有加热装置。
可选地,所述电极杆上套设有容器盖,该容器盖与所述固定架之间连接有弹性偏压件,以将所述容器盖压向所述测试容器。
可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振动装置,用于振动所述测试容器;所述底座与所述测试容器之间设置有振动缓冲装置,用于保持所述测试容器的平稳。
可选地,所述样品台设置有可视窗口,所述电极筒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条形窗口,所述电极筒的内壁上涂覆有带颜色的颜料层;或者,所述分析仪还包括水位测量装置,用于测定所述测试容器中的水位。
可选地,所述测试容器为筒状容器,该筒状容器的直径为2.0~5.0cm,体积为300~600ml。
可选择地,所述测试容器包括容器主体部和固定在该容器主体部下方的底座部,该容器主体部形成为离心管形状,包括靠近所述底座部的锥体部和远离所述底座部的圆柱部。
可选地,所述分析仪还包括电压无级调节装置和/或频率无级调节装置,用于连续地调节所述电源的电压和/或频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油中水含量分析仪为待分析的原油提供电场环境,通过电场的作用,使得原油中的水滴聚结并沉降(即脱水),从而测得原油中的含水量(和/或含盐量)。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提供的油中水含量分析仪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测试容器没有放入到电极筒中且电极杆没有插入到测试容器中;
图2是根据本公开提供的油中水含量分析仪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另一立体示意图,其中,固定架旋转90°,放入测试容器;
图3根据本公开提供的油中水含量分析仪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另外一个立体示意图,其中,测试容器放入到电极筒中且电极杆插入到测试容器中;
图4是根据本公开提供的油中水含量分析仪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测试容器没有放入到电极筒中且电极杆没有插入到测试容器中;
图5是根据本公开提供的油中水含量分析仪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另一立体示意图,其中,样品台向前伸出于工作台,放入测试容器;
图6根据本公开提供的油中水含量分析仪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另外一个立体示意图,其中,测试容器放入到电极筒中且电极杆插入到测试容器中;
图7为本公开提供的油中水含量分析仪中的测试容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电极杆;102电极筒;1021条形窗口;103测试容器;1030底座部;1031锥体部;1032圆柱部;104固定架;105工作台;1051可视窗口;106升降装置;107旋转装置;108容器盖;109弹性偏压件;120振动缓冲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北坤;彭志军,未经何北坤;彭志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69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