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列车安全踏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5777.1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6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康进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启联恒通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3/00 | 分类号: | B61D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安全 踏板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列车安全踏板系统。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列车的安全形式,站在与列车车体之间往往会留有一定的间隙,由此给乘客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乘客上卸车过程中容易被间隙绊倒或者因踏空而把脚卡在间隙里。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存在两种主要的解决方式。
第一种是现有列车上大多配备有脚踏板,当列车到站后,首先有列车工作人员打开列车门,然后将放置在列车上的脚踏板搭放在列车与站台之间,从而使乘客可以通过踏板登上列车;但是,这种解决方式中,每次都需要列车工作员打开门后再搭放踏板,如果乘客中有比较着急的客户,或出现上下车拥挤的情况时,列车工作人员打开列车门后很难有时间放置踏板,此时乘客上车的话就有可能产生危害。
第二种是在站台边缘安装固定的橡皮踏板,以减小站台与列车车体之间的间隙,同时,在列车行驶过程中,即便了车体与踏板产生摩擦,也不容易损坏车体;但是,这种解决方式中,列车与踏板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摩擦,长期积累,仍然可以对车体造成损坏,这种橡皮踏板与列车之间的间隙虽小,但是仍然存在,对于残疾人、婴幼儿以及穿高跟鞋的女性而言,仍然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列车安全踏板系统,该列车安全
踏板可以在列车到站后自动被搭放到站台与列车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列车安全踏板系统,包括设置在列车车厢的下方的空腔以及设置在空腔内的踏板和用于驱动踏板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踏板和驱动装置位于列车门的正下方,所述列车门的正下方设置有可容纳踏板进出的出板口以及与出板口适配的密封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列车到站后,可通过驱动装置将踏板从出板口移出空腔,使踏板被搭放在站台和列车之间,同时,空腔的设置可以提供踏板和驱动装置设置的空间,密封板的设置,使得列出运行过程中,列车外部的物体不会通过出板口进入空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该设置在空腔底部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丝杆、与丝杆适配的丝杠螺母、与丝杠螺母固定连接并与踏板铰接的两个铰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担个驱动电机动作时,可驱动丝杆转动,进而带动丝杠螺母沿丝杆移动,丝杠螺母移动过程中可通过两个铰接件带动踏板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空腔内设置有与丝杆长度方向平行并与踏板滑移连接的导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踏板被收回到空腔内后,导向板可起到支撑踏板的作用,在一定成堵上增强了该列车安全踏板系统的结构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导向板与出板口之间设置有一用于支撑踏板的辊轴,所述辊轴顶部所在位置的高度高于出板口底部所在位置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辊轴的设置可以减少踏板在进出出板口的过程中与列车产生的摩擦,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出板口不会变形并节省了驱动装置驱动踏板需要消耗的电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丝杆靠近出板口的一端高于丝杆固定连接驱动电机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丝杆靠近出板口的一端高于丝杆固定连接驱动电机的一端,所以踏板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将沿斜向上的方向伸出出板口,当铰接件与踏板铰接的位置高于辊轴时,踏板伸出空腔的一端将向下翻转,进而搭放到站台上,由上述内容可知,该安全踏板系统的设置可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站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密封板与出板口的底部通过扭簧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密封板可在扭簧的作用下紧紧盖在出板口所在位置,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密封板震动或掉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自动化设备,无需人工搭放踏板,当列车到站后,可将通过控制驱动电机动作,从而达到收放踏板的目的;
二、可适用于多种不同高度的站台,由于踏板伸出出板口时是沿斜向上的方向伸出,所以踏板伸出出板口的一端的高度在伸出时位置较高,不易顶到站台,当踏板翻转时即可搭放到站台上。
附图说明
图1是列车与站台示意图;
图2是空腔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出板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A部放大图;
图5是驱动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B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启联恒通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启联恒通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57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