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激光打标机的铜板导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4525.7 | 申请日: | 2017-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7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光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70 | 分类号: | B23K26/70;B23K26/3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激光 打标机 铜板 散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激光打标机的铜板导散热结构,属于激光打标辅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激光打标是一种非接触、无污染、无磨损的新型标记工艺。它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对工件进行局部照射,使表层材料汽化或发生氧化的化学反应,从而留下永久性标记的一种打标方法。其可以打出各种文字、符号和图案等,字符大小可以从毫米到微米量级,这对产品的防伪有特殊的意义。激光打标的先进性在于标记过程为非接触性加工,因而不会产生机械装夹挤压所产生的应力,不会损坏被加工物品;由于激光聚焦后的尺寸很小,热影响区域小,加工精细,因此,可以完成一些传统常规方法无法实现的工艺。
但是现有的激光打标机存在明显的不足:激光打标机工作中产生大量的热,散热机构设计不合理,散热效果一般,散热机构的维护返修非常麻烦,需要与整机一体返厂维修,维护成本高,另外,对环境温度要求也比较高,当与环境温差达到凝露的临界点时,产生大量的凝露,腐蚀机体及电气元件,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散热效果好,性能稳定,组装拆卸方便,维护成本低的用于激光打标机的铜板导散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激光打标机的铜板导散热结构,基于一承载框体,包括铜质导散热件,位于承载框体内,一端固定于承载框体侧板且与底板平行,铜质导散热件侧面设有至少一个散热气流通道,铜质导散热件上表面用于安装固定激光器;
第一制冷件,与承载框体侧板相对设置且与导散热件部分抵接;
第二制冷件,设于第一制冷件外侧,与铜质导散热件另一端部分抵接,上、下两端分别与承载框体顶板和底部固定;
所述散热通道包括承载框体内腔绕铜质导散热件形成的第一散热通道以及设于第二制冷件的第二散热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实现方案,用于激光打标机的铜板导散热结构,基于一承载框体,包括铜质导散热件,位于承载框体内,一端固定于侧板且与底板平行,铜质导散热件侧面设有至少一个散热气流通道,铜质导散热件上表面用于安装固定激光器;第一制冷件,与承载框体侧板相对设置且与铜质导散热件部分抵接;第二制冷件,设于与第一制冷件相邻的侧面,与铜质导散热件侧面抵接,上、下两端分别与承载框体顶板和底部固定;所述散热通道包括承载框体内腔绕铜质导散热件形成的第一散热通道以及设于第二制冷件的第二散热通道。
优选的,所述铜质导散热件其呈L形,包括折起部和水平部,折起部与第一制冷件抵接。
优选的,所述铜质导散热件呈L形,包括折起部和水平部,水平部与第二制冷件抵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制冷件为TEC制冷片。
优选的,所述第二制冷件由密齿散热板和若干散热风扇组成,散热风扇设于风扇安装座上,固定设于密齿散热板侧面。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散热通道为封闭式,里面有空气的冷热重力差和冷空气的从下往上抽运产生对流。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激光器运行环境密封少尘,空气可干燥;激光器与第一散热通道有近5℃温差,第二散热通道与第一散热通道有近5℃温差,第二散热通道与激光器产生近10℃温差;第二散热通道表面产生凝露也对激光器产生的干扰也很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散热效果好,性能稳定,组装拆卸方便,维护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承载框体,2、铜质导散热件,2a、散热气流通道,3、第一制冷件,4、第二制冷件,41、密齿散热板,42、散热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的用于激光打标机的铜板导散热结构,基于一承载框体1,包括铜质导散热件2,位于承载框体1内,一端固定于侧板且与底板平行,铜质导散热件2侧面设有至少一个散热气流通道2a,铜质导散热件2上表面用于安装固定激光器;第一制冷件3,与承载框体1侧板相对设置且与铜质导散热件2部分抵接;第二制冷件4,设于与第一制冷件3相邻的侧面,与铜质导散热件2侧面抵接,上、下两端分别与承载框体1顶板和底部固定;所述散热通道包括承载框体1内腔绕铜质导散热件2形成的第一散热通道以及设于第二制冷件4的第二散热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光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光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45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