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订用具及带装订用具的装订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3362.0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9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岩津博文;增山正明;加藤达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誉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2F3/06 | 分类号: | B42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吴芳 |
地址: | 日本大阪府大阪市***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订 用具 | ||
1.一种装订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订用具包括:
至少在周向上被扭转的时候具有恢复原位的弹性的弹性绳状部;第一连
接部,设置在所述弹性绳状部的一端;和
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弹性绳状部的另一端;
且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前端部嵌入所述第二连接部,实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连接闭合;
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互连接闭合的状态下,通过相对转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使所述第一连接部从所述第二连接部脱卸,进而使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互分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订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底部和所述前端部,所述前端部为设置在所述底部之上的凸台;
所述凸台可完全嵌入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的中空的收纳腔体内,实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连接闭合;
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互连接闭合的状态下,通过相对转动使所述凸台从所述收纳腔体内脱卸,进而使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互分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订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和所述底部均为圆柱形结构,且所述凸台的圆周直径小于所述底部的圆周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订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凸台的顶端上的长部和短部,且从轴方向上看,所述长部的外缘边离轴心的距离大于所述短部的外缘边离轴心的距离;
所述中空的收纳腔体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心位置处,且所述收纳腔体为贯穿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上部的通孔;所述收纳腔体包括插入孔和收容部,所述收容部位于所述插入孔的下方;
所述插入孔的形状与所述凸台的顶端上的长部和短部的形状相匹配,便于所述凸台的顶端顺利嵌入和脱离所述插入孔;所述收容部的形状与所述凸台的顶端上的长部嵌入所述收纳腔体内旋转后的形状相匹配,使所述收容部的空间能完全收纳所述长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订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孔的高度小于所述凸台的高度,便于所述凸台能顺利穿过所述插入孔后再扭转规定角度后进入所述收容部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订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长部为所述凸台顶端上的凸起,所述长部和所述短部均为弧形状结构,所述长部的外缘边所在弧形的圆周直径大于所述凸台的圆周直径、小于等于所述底部的圆周直径,所述长部的外缘边所在弧形的圆周直径大于所述短部的外缘边所在弧形的圆周直径,所述长部的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小于所述凸台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订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长部分为第一长部和第二长部,且所述第一长部和所述第二长部为轴对称图形;所述短部分为第一短部和第二短部,且所述第一短部和所述第二短部为轴对称图形;
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卡止部和壁部,所述卡止部由第一卡止部和第二卡止部组成,且所述第一卡止部和所述第二卡止部为轴对称图形;所述壁部由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组成,且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为轴对称图形;
所述插入孔的四周依次由第一卡止部的内壁、第一壁部的内壁、第二卡止部的内壁和第二壁部的内壁围绕形成所述插入孔的内壁;所述第一卡止部的内壁和第二卡止部的内壁离轴心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一壁部的内壁和第二壁部的内壁离轴心的距离相等,且所述第一卡止部的内壁离轴心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壁部的内壁离轴心的距离,所述第一壁部的内壁离轴心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圆周半径;
所述第一连接部中的长部的外周形状与所述第一壁部的内壁和第二壁部的内壁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一连接部中的短部的外周形状与所述第一卡止部的内壁和第二卡止部的内壁的形状相匹配;当所述第一连接部嵌入到所述第二连接部内时,所述凸台先嵌入到所述插入孔内,并且所述第一长部、第二长部分别与第一壁部的内壁、第二壁部的内壁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短部、第二短部分别与第一卡止部的内壁、第二卡止部的内壁一一对应,便于所述凸台的顶端顺利嵌入和脱离所述插入孔;
所述第一卡止部的内壁与第二卡止部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长部的外缘边与第二长部的外缘边之间的距离;连接闭合时,所述第一卡止部和第二卡止部分别卡止所述第一长部和第二长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誉株式会社,未经国誉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33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