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硫塔的喷淋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2380.7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2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谢志平;肖爱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4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09 | 代理人: | 陈琳 |
地址: | 31002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硫 喷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或蒸汽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脱硫塔的喷淋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烟气排放的标准不断提高,脱硫已经成为工业上不可或缺的环保环节,石灰石-石膏法是最主要的脱硫工艺。但是石灰石/石膏浆液为固液混合物,在喷淋层向下喷射的时候,会频繁地、长期地冲刷脱硫塔内壁,从而使得脱硫塔内壁的防腐层遭到破坏,致使塔壁被腐蚀。同时,脱硫塔内壁附近不布置喷嘴又会使得烟气在塔壁一周形成逃逸区,无法保证脱硫效率。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带喷淋装置的脱硫塔[申请号:CN 201120049628.2],包括塔壁,包覆在塔壁外侧的混凝土层以及包覆在混凝土层外的金属层;该脱硫塔进一步包括四个喷淋装置,该四个喷淋装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等间距排布。
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中的提高脱硫效率的问题,但是,该方案还至少存在以下缺陷:脱硫塔内壁容易受到喷淋装置喷射、容易受冲击破坏,降低了使用寿命,提高了维护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提高脱硫塔使用寿命的脱硫塔的喷淋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脱硫塔的喷淋机构,包括从外部穿入脱硫塔内的喷淋主管路,其特征在于:喷淋主管路两侧方向设有若干个与喷淋主管路连通的喷淋支管路,每根喷淋支管路上靠近脱硫塔内壁的一端的两侧或一侧设有若干个喷射角度小于或等于90度并满足使喷射出的喷淋液能够封堵住靠近脱硫塔内壁的烟气外逃的外围喷嘴、其余处的两侧或一侧设有若干个内部喷嘴。外围喷嘴采用喷射角度小的设置减少了对脱硫塔内壁遭的冲刷程度,提高了脱硫塔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有外围喷嘴围合成一个封闭的外围圈,外围圈的形状与外围喷嘴对应处的脱硫塔的内壁的横截面的轮廓线的形状相适配。扩大了脱硫塔内壁受保护的范围。
优选地,喷淋主管路布设于脱硫塔横截面的中心线位置上。结构简单,方便布置。
优选地,每一对喷淋支管路呈一一对应形式分设于喷淋主管路的两侧。便于安装、维护。
优选地,喷淋主管路的管径大小沿喷淋液流动方向上呈逐段缩小趋势,喷淋主管路中相邻的大管径段和小管径段之间设有提高喷淋液流动压力的主增压部。保证了喷淋主管路各个点的流动压力,提高了喷淋效果。
优选地,喷淋支管路的管径大小沿喷淋液流动方向上呈逐段缩小趋势,喷淋支管路中相邻的大管径段和小管径段之间设有提高喷淋液流动压力的次增压部。增强了喷淋支管路内的流动压力,保证了喷淋效果。
优选地,喷淋支管路靠近脱硫塔内壁的一端与固定设于脱硫塔内壁上的支撑座连接。支撑座的设置增强了喷淋支管路的工作强度,提高了使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优选地,喷淋主管路靠近脱硫塔内壁的一端设有主封堵头;喷淋支管路靠近脱硫塔内壁的一端设有次封堵头。
优选地,内部喷嘴的喷射角为钝角。提高内部喷嘴的喷射范围,增强喷淋效果。
优选地,内部喷嘴的喷射角大小在110度至140度之间。选材方便,便于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脱硫塔的喷淋机构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外围喷嘴采用喷射角度小的喷嘴,保证脱硫效率的同时减少了对脱硫塔内壁的因冲刷造成的损害程度、以及受到喷淋液的腐蚀程度,提高了脱硫塔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脱硫塔1、喷淋主管路2、主增压部21、主封堵头22、喷淋支管路3、次增压部31、次封堵头32、外围喷嘴4、内部喷嘴5、支撑座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未经中国联合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23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钠基喷雾干燥脱硫系统
- 下一篇:SNCR脱硝还原剂制备储存输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