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负压引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1996.2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4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芳新;王鑫;张瑞敏;赵慧佳;底瑞青;叶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005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负压引流器,包括呈负压状态且用于盛装积液的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的顶端开设有引流口,所述引流口固定连接有中空的引流管固定座,所述引流管固定座内插接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末端接设有橡胶软管,所述引流管和橡胶软管上均设有用于开闭的管夹;容器本体的底部开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固定连接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外套设有用于开闭的卡扣式排放阀;容器本体的底部设有底扩边,所述底扩边设有固定孔并通过所述固定孔连接有固定夹。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避免了患者创面的感染几率,同时也避免了传统引流管的经常替换对创面愈合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而且极大地方便了患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负压引流器。
背景技术
负压引流器是用于各种皮肤及软组织创面的负压引流操作,负压引流治疗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用于治疗创面的一项新技术,目前的研究证明,该疗法能够快速增加创面血管内的血流,显著促进新生血管进入创面,刺激肉芽组织的生长、充分引流、减轻水肿、减少污染、抑制细菌生长,能够直接加快创面愈合,为手术修复创造条件。但是传统的负压引流器多采用公开号为CN203043072U,名称为胸腹腔积液穿刺负压引流器中的结构,即引流口和排液口均设置于引流器顶端,这种结构存在一个弊端,因为引流器内为负压状态,排液口设计在引流器顶端,引流器内部的积液无法完全排出,就会导致积液体积计量的不准确,由此可能影响患者病情的正确判断,此外,传统的负压引流器没有设置任何方便固定或携带的配件,在患者需要走动的时候,只能手托引流器,给患者带来诸多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负压引流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负压引流器,包括呈负压状态且用于盛装积液的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的顶端开设有引流口,所述引流口固定连接有中空的引流管固定座,所述引流管固定座内插接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末端接设有埋入患者病患处以便于导出积液的橡胶软管,所述引流管和橡胶软管上均设有用于开闭的管夹;容器本体的底部开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固定连接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外套设有用于开闭的卡扣式排放阀;容器本体的底部设有底扩边,所述底扩边设有固定孔并通过所述固定孔连接有固定夹。
优选地,所述容器本体采用透明软材质制成,容器本体外设有刻度。
优选地,所述引流管与橡胶软管之间通过塑料转接头相连接,所述塑料转接头的头端套接于引流管末端内且引流管与塑料转接头过盈配合,塑料转接头的尾端套接于橡胶软管头端内且橡胶软管与塑料转接头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引流管固定座的顶部设有封堵头。
优选地,所述卡扣式排放阀包括固定部和转动部两个部分,所述固定部呈开口向上的矩形槽状,排液管沿长度方向设于固定部内,所述转动部呈开口向下的矩形槽状,转动部的一端与固定部的一端相转动连接且转动部的中部设有朝向固定部的凸起,当转动部转动至固定部内部时,转动部与固定部相卡接且所述凸起挤压排液管使其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负压引流器作为创面愈合中经常用到的辅助用具,其需要护士每天更换并排出引流器内部的积液,以定量创面排出的积液量,根据积液量的变化,可反映创面愈合情况,主治医生即可正确判断病情并及时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19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教学办公的书本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