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烫保温的铜质餐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0793.1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1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蔡福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国松 |
主分类号: | A47G19/02 | 分类号: | A47G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餐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烫保温的铜质餐具,包括外壳体、真空层、保温盖、内胆、底面和防滑棱,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左卡扣和右卡扣,所述外壳体内侧设置有真空层,所述真空层和内胆之间设置有填充层,所述保温盖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盖扣,所述保温盖和内胆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外壳体和内胆连接处设置有螺纹,所述外壳体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滑凹槽,所述外壳体表面设置有磨砂层,所述内胆内凹表面设置有陶瓷涂层,所述底面设置在外壳体的底部,所述防滑棱设置在外壳体的外表面。该实用新型可便于用户使用餐具时握持餐具,保证餐具的防滑性和安全性,提高铜质餐具的使用性能,便于在市场上推广和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具,具体为一种防烫保温的铜质餐具。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餐具无法保温或者因为餐具本身材料的因素导致餐具导热过快,致使餐具在使用时非常烫手,导致用户无法正常使用餐具,无法顺利进餐的情况,严重时,还有可能会使用户不小心烫伤,使用户发生各种危险,目前人们在生活中常常采用陶瓷、不锈钢、塑料等材质制作各种各样的餐具,然而这些材料也都存在着各种问题,陶瓷比较脆,在使用中比较容易摔碎,而且陶瓷碎片比较锋利,容易割伤皮肤,尤其是儿童在使用时更加容易受伤,不锈钢易变性,损耗比较大,塑料具有热塑性,遇热易变性,且有些塑料易挥发有毒元素,不利于人体健康,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叙述且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防烫保温的铜质餐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防烫保温的铜质餐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防烫保温的铜质餐具,包括外壳体、真空层、保温盖、内胆、底面和防滑棱,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左卡扣和右卡扣,所述外壳体内侧设置有真空层,所述真空层和内胆之间设置有填充层,所述保温盖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盖扣,所述保温盖和内胆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外壳体和内胆连接处设置有螺纹,防滑凹槽均匀分布于外壳体上,所述外壳体表面设置有磨砂层,所述内胆内凹表面设置有陶瓷涂层,所述底面设置在外壳体的底部,所述防滑棱设置在外壳体的外表面。
优选的,为了便于用户使用和卡住保温盖,所述左卡扣和所述右卡扣设置在外壳体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为了实现餐具的保温和防烫功能,所述外壳体和内胆之间设置有真空层和填充层,且所述填充层是设置在真空层和内胆之间的。
优选的,为了实现餐具的保温功能,所述密封圈设置在保温盖和内胆连接处。
优选的,为了提升餐具的牢固性和耐用性,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胆之间设置为可分离结构。
优选的,为了便于用户使用,所述防滑凹槽均匀分布于外壳体上。
优选的,为了实现餐具的防滑功能,所述防滑凹槽之间设置有磨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防烫保温的铜质餐具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左卡扣和右卡扣设置在外壳体的左右两侧,便于用户使用和卡住保温盖,外壳体和内胆之间设置有真空层和填充层,且填充层是设置在真空层和内胆之间的,有利于提升铜质餐具的保温功能和防烫功能,密封圈设置在保温盖和内胆连接处,在保证餐具保温性的同时也可有效提升餐具的密封性,外壳体和内胆之间设置为可分离结构,有效提升餐具的牢固性和耐用性,防滑凹槽均匀分布于外壳体上,便于用户使用餐具时握持餐具,有效提升用户体验,保证餐具的防滑性和安全性,防滑凹槽之间设置有磨砂层,有效提高铜质餐具的使用性能,保证餐具的防滑功能,便于在市场上推广和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国松,未经李国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07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下肢康健训练器
- 下一篇:一种家庭食用菌栽培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