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处理散落汞的减压吸汞简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82330.0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2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朱利;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49/00 | 分类号: | B01D49/00;B01D53/00;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散落 减压 简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工程中一般的物理或化学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处理散落汞的减压吸汞简易装置,特别是适用于实验室、医院散落汞的处理。
背景技术
汞具有不溶于水、易蒸发,气温愈高,蒸发愈快愈多,空气流动时蒸发更多、黏度小而流动性大、易碎成小汞珠、很难清除的特点,汞的表面张力很大,当其洒落在地面时,可形成无数小汞珠,从而使蒸发面积增大,而大量蒸发,形成二次污染源。小汞珠容易隐藏和被物体吸附,难以清除干净。汞蒸气可通过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等途径侵入人体,进入人体的汞可分布在体内各部位。汞的毒性是累积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在生产作业或科学实验中,工作人员若长期吸入散落汞挥发出的蒸汽,会引起汞中毒,汞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昏、失眠、多梦、发热等神经系统及全身症状。
实验室中含汞仪器,医院体温表、气压计、血压计,一旦发生汞泄露,难以清理是时常发生的事情。一般除加强工作场所通风外,散落汞的彻底收集清理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处理散落汞的减压吸汞简易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快速安全收集散落的汞珠,对汞蒸气进行净化,操作简单,适用于实验室、医院、工厂等散落汞的收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处理散落汞的减压吸汞简易装置,由收集管、收集瓶、保护瓶、冷阱、干燥管、净化管、真空泵组成。其特征在于:收集瓶通过管道分别与收集管、保护瓶相连,收集管用于收集散落的废汞,收集瓶用于收集储存吸入的废汞,保护瓶有利于防止收集瓶中水封溶液由于压力作用吸入保护瓶后面装置中。保护瓶通过管道分别与收集瓶、冷阱相连,冷阱将汞蒸气在液氮温度下冷凝为液态汞,防止汞蒸气挥发。干燥管通过管道分别与冷阱、净化管相连,干燥管去除汞蒸气中水分,保护净化管中吸附剂,防止吸附剂吸水失去吸附作用。真空泵通过管道与净化管相连,净化管起到吸附和过滤汞蒸气作用。其中收集管的两端为玻璃管、中间硅胶管组成。连接管道均为玻璃管。收集瓶为底部锥形,底部配有开口。冷阱由杜瓦瓶以及放入杜瓦瓶的U形管组成,为一种冷却装置,杜瓦瓶中装有液氮,当汞蒸气通过U形管时,汞蒸气被冷凝成液态汞。干燥管内装硅胶,起到干燥汞蒸气作用,干燥管入口处安装有滤网,起到隔尘作用。净化管内装吸附剂,净化管出口处安装有微孔滤膜,起到吸附和过滤汞蒸气作用。吸附剂是硫磺、碘化或氯化的活性炭,硫化钠,二氧化锰的颗粒。真空泵为循环水真空泵,循环水真空泵的工作水和压缩后的含汞气体被一起排出,汞蒸气再次被水封,可进一步净化气体,降低排入大气中汞含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目前散落汞的收集工具主要有汞专用吸尘器、汞收集盒。汞专用吸尘器大多靠进口,价格昂贵,使用过程中耗材费用较高且只能收集较大颗粒汞珠。汞集盒主要利用泡沫衬垫的盖子收集汞,收集盒盖在收集盒上时,收集盒盖上吸附的汞流入下部圆盘带孔的吸收棉中,吸收棉饱和后,只能更换,不利于汞回收利用,该装置无法收集较大和较小汞珠,收集汞珠过程中未考虑汞蒸气的挥发。针对收集散落汞的设备较少且使用昂贵的特点,研制一种处理散落汞的减压吸汞简易装置,本装置安装简单,便于维护清洗,废汞收集彻底且便于回收利用,经过多工序防护捕集汞蒸气,最终排入大气的污染气体可以安全达标排放,对室内环境影响较小,对接触汞的工作人员伤害小。本装置针对不同大小、不同位置的汞珠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彻底清理室内不同类型汞珠。本装置均为实验室常用容器和材料,可以在各个实验室及医院得到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处理散落汞的减压吸汞简易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收集管、2-收集瓶、3-保护瓶、4-冷阱、5-干燥管、6-净化管、7-真空泵。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823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航线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下一篇:管式湿法除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