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肢体锻炼恢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80708.3 | 申请日: | 201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8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邓海防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海防 |
主分类号: | A63B23/12 | 分类号: | A63B23/12;A63B21/062;A63B21/055;A63B23/04;A63B2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000 山东省菏泽市牡***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肢体 锻炼 恢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具体是一种医用肢体锻炼恢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脑血管病患致残率很高,在脑卒后会引起上肢或者下肢的活动受限,病人只能依靠病人家属、护士协助病人或者利用相关的运动器材进行关节活动和关节断料,但是由于运动器械代价太高,在病人好后,便用不上,从而造成一定地资源浪费,人为护理不仅费工而且还特别费时,同时也增加了家属或者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有的病人因为不能及时在最佳的活动期间进行关节活动而导致关节的僵直,肌肉萎缩的等不良后果,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带来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反过来影响治疗,造成一个恶性的循环,所以需要一种应用性比较强的器材来解决此类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肢体锻炼恢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肢体锻炼恢复装置,包括底板和支撑架;所述底板设置有转盘、转动轴、站立标识、脚踏板、转轴、转点、细杆、粗杆、卡块和第一弹簧;所述底板设置在整个装置的正下方;所述转盘有两个等距镶嵌在底板上表面;所述转动轴垂直固接在转盘的正下方位置;所述脚踏板设置在转盘的正上方位置;所述转轴固接在脚踏板和转盘的连接处;所述转点固接在脚踏板的中间正下方位置;所述细杆固接在转点的正下方位置;所述粗杆固接在细杆的正下方位置,粗杆为空心;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细杆的下方,粗杆内部下方;所述支撑架设置有穿孔、固定杆、套杆、软性挡块、第二弹簧、把手和加重盒;所述支撑架垂直固接在底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穿孔两个固接在支撑架的上端位置;所述固定杆两个分别穿过两个穿孔垂直固接在支撑架的底端位置;所述套杆穿过穿孔套接在固定杆的正上方位置,套杆上端相连接;所述软性挡块固接支撑架上方,穿孔之间;所述第二弹簧固接在套杆的正下方位置,环绕着固定杆;所述加重盒固接在套杆连接处的正上方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站立标识两个等距设置在转盘的后方位置,站立标识为人脚的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块固接在细杆的正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杆穿过穿孔套接在固定杆的正上方位置,套杆上端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把手两个分别固接在套杆上端连接处的两侧位置,把手上环绕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底板起到支撑的作用;转盘围绕转动轴转动;站立标识提醒使用者锻炼上肢时合理的站立地点;脚踏板围绕转轴旋转;转点在连接脚踏板和细杆的同时,使细杆围绕脚踏板转动;细杆在粗杆内部运动;卡块使细杆卡接在粗杆的内部无法滑脱出去;软性挡块防止套杆上端直接接触支撑架;使用者握住把手向上抬起套杆进行锻炼;加重盒起到放置重物加大锻炼量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简单,工作性能好,实用性强,充分展现了现代化工具的特点,发展前景十分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医用肢体锻炼恢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医用肢体锻炼恢复装置中脚踏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医用肢体锻炼恢复装置中穿孔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支撑架,3-脚踏板,4-转盘,5-转轴,6-细杆,7-第一弹簧,8-转动轴,9-转点,10-站立标识,11-第二弹簧,12-固定杆,13-套杆,14-加重盒,15-把手,16-软性挡块,17-穿孔,18-卡块,19-粗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海防,未经邓海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807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