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边坡开挖下渣的瀑布式洒水降尘装置及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79725.5 | 申请日: | 201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3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贺磊;蒋胜祥;涂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边坡 开挖 瀑布 洒水 降尘 装置 布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边坡开挖下渣的瀑布式洒水降尘装置及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在我国,随着大型、巨型水电工程、矿山工程的开发建设,百米级以上的高边坡开挖情况越来越多。高边坡开挖下渣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对施工周边造成环境污染,对现场施工人员及下游居民的正常生产和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如何有效防治粉尘污染,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工程问题。
边坡开挖产生粉尘的部位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在工作面部位产生的粉尘,主要为钻孔、爆破、挖装、翻渣及推渣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另一个是在下渣过程中坡面上产生的粉尘。由于地形限制无法修建出渣道路,高边坡开挖常采用先翻渣至开挖区下部,再从开挖区下部转渣的出渣方式,在石渣沿坡面翻滚过程中,由于石渣与坡面撞击产生大量的坡面粉尘。
目前,国内针对在工作面部位产生的粉尘,主要措施有采用定点喷水降尘,爆破后派专职洒水人员对爆破区域进行喷水,湿润爆破后的渣料,减少挖装和推渣产生的粉尘,降尘效果较好;针对坡面上的扬尘,目前可采取的措施有限,仅仅是对渣料洒水增加湿度以及定点对坡面进行洒水湿润,由于单个点的洒水覆盖范围有限,无法有效解决数百米高、宽范围的边坡坡面产生的粉尘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施工方便、费用低廉的瀑布式洒水降尘装置,有效解决高边坡开挖下渣时所产生的粉尘问题,满足施工现场环保方面的严苛要求。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边坡开挖下渣的瀑布式洒水降尘装置,所述高边坡开挖下渣的瀑布式洒水降尘装置包括水管和设置在其两端部附近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将水管的两端沿着横河向固定在高边坡上,所述水管的一端连接水泵,所述水管两端之间的中间部分水管沿着水管的伸长方向设置一排出水孔。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水管在伸长方向的上方设置承载索,所述承载索和水管之间设置若干个绑绳或钢丝环。
固定部为用于固定承载索的锚杆或锚筋桩。
所述水管两端之间的中间部分水管沿着水管的伸长方向设置两排出水孔。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边坡开挖下渣的瀑布式洒水降尘布置结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边坡开挖下渣的瀑布式洒水降尘布置结构,所述高边坡开挖下渣的瀑布式洒水降尘布置结构应用上述高边坡开挖下渣的瀑布式洒水降尘装置,所述高边坡开挖下渣的瀑布式洒水降尘布置结构包括多个沿着河道流向设置的高边坡开挖下渣的瀑布式洒水降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高边坡开挖下渣的瀑布式洒水降尘装置后,洒水降尘的覆盖范围由单点变成了一个面,大幅提高了水滴与扬尘的接触面积,增加了空气湿度,有效控制了扬尘的扩散。在提高降尘效果的同时,还节约了水量,避免高边坡的坡面产生积水,利于边坡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高边坡开挖下渣的瀑布式洒水降尘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1-坡底;2-固定部;3-承载索;4-绑绳;5-水管;6-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一种高边坡开挖下渣的瀑布式洒水降尘装置,包括水管5和设置在其两端部附近的固定部2,固定部2将水管5的两端沿着横河向固定在高边坡上,水管5的一端连接水泵6,水管5两端之间的中间部分水管沿着水管的伸长方向设置一排出水孔(未示出),具体安装时,出水孔朝向坡底1。
水管5在伸长方向的上方设置承载索3,承载索3和水管5之间设置若干个绑绳4。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钢丝环或其他个固定装置。
固定部2为用于固定承载索的锚杆或锚筋桩。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为了增强其降尘的效果,也可以在水管两端之间的中间部分水管沿着水管的伸长方向设置两排出水孔。
具体施工过程如下所述:
1、根据施工范围、风向及地形条件,确定洒水装置的位置及布置高程。
2、根据洒水装置的布置,确定洒水量、承载索3的选型和固定部2的结构。
3、修建承载索的固定部2,并采用绑绳4将水管5绑定到承载索3上。
4、架设承载索3。
5、在边坡下渣时,利用水泵6向水管5供水,并保证一定的水压。
6、为提高降尘效果,可以根据需要布置若干数量的该洒水装置。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797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造粒塔粉尘回收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八角茴香离体组培快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