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墨烯电池材料混合压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77796.1 | 申请日: | 201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0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赵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和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B01F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电池 材料 混合 压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材料加工设备,具体是一种石墨烯电池材料混合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石墨烯自从2004年由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位教授制备出以来,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首要一点就是其超高的电导率,对于这种二维晶体电子在其中的运行速度达到了光速的1/300,远远超过了电子在一般导体中的运动速度,或更准确地,应称为“载荷子”。究其原因,它的性质和相对论的中微子非常相似,而相对论性的载荷子可以全自由地穿行,因为根据量子电动力学的观点,所有的粒子都发生了量子隧道效应,通过率100%。除了电导性,石墨烯还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其比表面积的理论计算值达到了2630m2/g。结合石墨烯的以上特性,人们开展了在锂电池中应用石墨烯的研究。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纳米材料都存在的团聚问题,就需要解决好石墨烯的分散问题以及与一般电池材料的紧密连接问题,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石墨烯锂电池电极在生产过程中的混合装置,改善石墨烯与锂电池电极材料的均匀分散和连接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电池材料混合压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墨烯电池材料混合压紧装置,包括主箱体和副箱体;所述主箱体设置有进料管、散料管、隔板、联动手柄、接料曲面板、通孔、螺旋搅拌片、第一电机、电机罩、环形口、转筒、第二电机、出料口和鼓风机;所述进料管设置在主箱体上端面的左侧;所述散料管设置在主箱体上端面的中间位置;所述隔板有两块,分别从进料管与散料管的后侧水平插入;所述接料曲面板设置在主箱体内部的上端;所述通孔有若干个,均匀布置在散料管的底面;所述螺旋搅拌片竖直设置在接料曲面板内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电机固接在接料曲面板底面的中间位置且第一电机的主轴连接着螺旋搅拌片的转轴;所述环形口环绕设置在接料曲面板的底面;所述转筒竖直设置在接料曲面板的正下方;所述第二电机固接在主箱体外侧底面中间位置且第二电机的主轴连接着转筒的转轴;所述出料口设置在转筒底面的右侧;所述鼓风机设置在主箱体底面的左侧;所述副箱体设置有转轮、固定杆、联动杆、压板、滑轮、接料板、第三电机和箱门;所述副箱体固接在主箱体右端面的下侧且副箱体与主箱体相连通;所述转轮竖直设置在副箱体的内部后侧壁的右端中间位置;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接在转轮的中间位置;所述联动杆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在固定杆的另一端;所述压板竖直设置在副箱体的内部,压板垂直于副箱体的前后侧板并且压板右端面的中间位置通过铰链连接着联动杆的左端头;所述转轮中心点距离副箱体左端面的水平距离等于处于水平位置的联动杆与固定杆相加的长度;所述滑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压板下端面的前后两侧;所述接料板水平放置在副箱体底面的左侧;所述第三电机固接在副箱体后端面的右侧且第三电机的主轴连接着转轮的转轴;所述箱门设置在副箱体后端面的左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两块隔板的外侧之间连接有联动手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电机的外侧罩有电机罩。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箱体底面的右端向下倾斜。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接料板的厚度等于压板下端面与副箱体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和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和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777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卷绕蓄电池用加酸壶
- 下一篇:精确控制淋酸压辊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