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轴速度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77640.3 | 申请日: | 201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0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刘道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道科 |
主分类号: | G01P3/50 | 分类号: | G01P3/5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218 | 代理人: | 刘畅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轴 速度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配件领域,具体是一种中轴速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一类电动自行车在行驶中需要将速度实时显示以便驾驶者即时获知当前电动车速度,以便更好的操控,为此需要安装速度传感装置。传统的电动车速度传感装置都包括设置在车盘上的磁体和固定在车架上并与磁体相对应的霍尔传感器,使用时车盘上的磁体根据脚踏转动的快慢来产生磁场的变化,霍尔传感器与磁体保持一定距离便可检测到磁场变化而产生出霍尔电子信号,然后由霍尔传感器将获得的电子信号通过控制系统传递至显示设备和电机。然而目前这类传感装置存在下述缺点:
1.速度信号少,不能很好的配合整套系统进行精确的速度信号控制。常规的解决措施是增加霍尔传感器的数量,然而随着数量的增加,不仅取得的效果差,而且会增加投入成本,使得传感器内部空间更加拥挤局促;
2.磁体设置在车盘上,踩踏时容易使磁体跑偏而导致感应头检测不到信号,可靠性差;
3.磁体和霍尔传感器全部暴露在外,容易累积尘土,氧化而影响磁场效能及无信号输出,寿命短。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4086294 U公开了一种中轴速度传感装置,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该申请存在一些新的问题:
1.磁环固定于中轴辊上,但是固定方案过于简单,在电动自行车受碰撞冲击时,极易产生错位脱落,可靠性差;
2.该技术方案中所述隔套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右中轴盖之间夹紧有套置于所述中轴辊上的轴承,在夹紧过程中极易使霍尔传感器的信号线产生缠绕,增加了装配难度;且完全夹紧后隔套易与中轴辊产生共同旋转而使霍尔传感器的信号线产生缠绕,则传感器将失效;
3.该技术方案中外壳和信号线形成了一定高度的凸起,过于浪费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中轴速度传感器,它包括中轴、轴承和轴碗,所述中轴包括中部的轴承端和两侧的牙端,轴承端的直径大于牙端的直径,两个轴承分别嵌入于两个轴碗中并分别套接在轴承端的两端,牙端的末端设置有螺丝孔用于固定 曲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端包括第一阶面和第二阶面,第一阶面的直径大于第二阶面的直径:第一阶面和第二阶面相接于轴承端的中部,相接处形成纵向阶面,磁圈紧贴纵向阶面固定于第二阶面上,固定方式可为粘接;纵向阶面用于限定磁圈的横向距离,第二阶面的直径用于限定磁圈同霍尔传感器的纵向距离,磁圈上均匀设置有16个磁性基点;霍尔传感器设置于线路板中,线路板固定在套管上,套管套接在轴承端上并受两端的轴承限位。
优选的,所述套管上设置有线路板槽,线路板放置于线路板槽中,线路板与磁圈同垂直位置;线路板槽通过过线槽连接转线槽,转线槽通过引线槽连接出线口;出线口设置于套管的端部。
优选的,通过环氧树脂将线路板密封于线路板槽中。
优选的,所述线路板槽与转线槽呈90°设置于套管上。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横截面呈凹陷状,线路板设置在凹陷处。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凹陷端直径为25.6~26mm,所述套管的凸起端直径为29.6~30mm,所述第二阶面的直径为19~19.1mm,所述磁圈的内径为19.1~19.2mm,所述磁圈的外径为21.4~21.6mm。
优选的,所述线路板上的霍尔传感器为贴片式霍尔。
优选的,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两个霍尔,可输出双信号32个脉冲点。
优选的,所述轴碗的外侧壁具有环状凸起,中轴速度传感器两侧的环状凸起配套使用,用于卡接五通,防止套管被轴承夹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计“中轴第一阶面的直径大于第二阶面的直径:第一阶面和第二阶面相接于轴承端的中部,相接处形成纵向阶面,磁圈紧贴纵向阶面固定于第二阶面上”这样的磁圈固定方式,保证了磁圈与中轴的紧密贴合,具有更高的抗碰撞抗冲击特性,从而使用中磁圈不易错位脱落,产品寿命长。
2、通过设计“所述轴碗的外侧壁具有环状凸起,中轴速度传感器两侧的环状凸起配套使用,用于卡接五通,防止套管被轴承夹死”这样的轴碗限位结构,在轴承安装过程中霍尔传感器的信号线不会产生缠绕,降低了装配难度;且由于五通与轴碗限位结构相抵,轴承不会完全夹紧套管,在使用过程中套管不会同中轴一起运动,避免了霍尔传感器的信号线缠绕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道科,未经刘道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776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段式镜头自动组装机构
- 下一篇:左右移动式调焦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