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控一体机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71365.4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3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毛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万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机 外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触控技术的电子设备,涉及一种触控一体机的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触控一体机外壳。
背景技术
触控一体机是将触摸屏、液晶屏、工业pc单元(俗称的主机)以及一体机外壳进行完美的组合,最终通过一根电源线就可以实现触控操作的机器,称作为触控一体机。作为电子产品,触控一体机散热问题一直是各大厂家关注的热点问题。通常是在触控一体机的后盖壳上增加多个散热孔。然而,为了散热效果比较好,散热孔通常开得比较大。这样一来,散热效果是提高了;但由于散热孔比较大,触控一体机外壳内容易进入蚊虫,以及小孩因为好奇容易插入将手指散热孔内,损伤小孩和容易发生触电,带来安全隐患;同时条形物也容易插入散热孔内,损坏触控一体机的后盖壳以及影响触控一体机内的电路。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触控一体机外壳,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新型触控一体机外壳,提高触控一体机的安全性能。
为达到前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方案包含有:
触控一体机外壳,包括主体框架、用于镶嵌触控一体机的显示屏的显示框、包覆于主体框架后端面的后盖,所述后盖上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用以将触控一体机内的热量释放到触控一体机外壳外;其中,所述后盖内侧对应于所述散热孔处设有金属网,所述金属网上均匀设有多个网孔,所述网孔的面积小于所述散热孔的面积的90倍。
可选地,所述散热孔呈长方形,所述网孔呈圆形。
可选地,所述散热孔的尺寸为3mm*30mm,所述网孔的孔径小于1mm。
可选地,所述后盖包括后上盖、后下盖和设于所述后上盖和所述后下盖之间的检修门,打开所述检修门以检测设于所述触控一体机外壳内部的零部件,所述后上盖和所述检修门上均设有散热孔。
可选地,所述后上盖和所述检修门上均设有两组散热孔,每组散热孔由多排并列设置的散热孔组成,每组散热孔对应一金属网。
可选地,所述触控一体机外壳还包括设于所述主体框架前端的前盖,所述显示框设于所述前盖中。
可选地,所述触控一体机外壳还包括设于所述主体框架下侧的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主体框架相互垂直并形成倒置的T字型。
可选地,所述主体框架的切面为长方形,且长方形的四个角均为倒圆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触控一体机外壳的后盖内侧对应散热孔处设有金属网,且金属网网孔的面积远远小于所述散热孔的面积,极大地降低了外部异物通过散热孔进入所述触控一体机内部的可能性,提高了触控一体机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触控一体机外壳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触控一体机外壳的前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触控一体机外壳的后视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触控一体机外壳的金属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10、触控一体机外壳;
20、主体框架;
30、前盖;31、显示框;
40、后上盖;
41、检修门;
42、后下盖;
43、散热孔;
50、金属网;
51、网孔;
6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触控一体机外壳10,包括主体框架20、设于所述主体框架20前端的前盖30、和设于所述主体框架20下侧的底座60,所述底座60与所述主体框架20相互垂直并形成倒置的T字型。所述主体框架20的切面为长方形,且长方形的四个角均为倒圆角,所述前盖30上方还设有用于镶嵌触控一体机的显示屏的显示框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万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万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713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组串式预装变电站
- 下一篇:一种山区配电变压器低压出线电缆固定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