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染废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69661.0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3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钧;张马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嘉华印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78;B01D53/50;B01D46/00;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72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染 废气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印染废气处理装置,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纺织印染大国,纺织印染企业众多。在这些企业中均有定型机、印花机、烫金机等设备。上述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有机废气,而有机废气中含有大量的烟尘、硅油、纤维、染料助剂及工业酸碱等有害成分。这些废气如果不加以净化处理,直接排放发到大气中,将严重危害人们的生活健康。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印染废气处理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废气进行过滤和净化,废气处理效率极高,改善废气排放质量的印染废气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印染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机械过滤箱、碱性溶液桶、喷淋塔、烘干箱、净化器和排放装置,所述机械过滤箱左侧连接有第一进气管,所述机械过滤箱右侧上部连接有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的另一端伸入碱性溶液桶内的碱性吸收剂中,所述喷淋塔左侧下部连接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的另一端位于碱性溶液桶内碱性吸收剂的液面上,所述喷淋塔上部连接有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二出气管另一端与烘干箱的左侧相连接,所述烘干箱右侧连接有第三进气管,所述第三进气管另一端与净化器的左侧相连接,所述排放装置左侧下部设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左侧连接有第三出气管,所述第三出气管左端与净化器右侧相连接;所述机械过滤箱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纺织纤维层、活性炭吸附层和除尘滤芯;所述喷淋塔下部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右侧连接有油水分离器,所述油水分离器右侧连接有排油管,所述喷淋塔右侧中间位置设有提升泵,所述提升泵右侧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下端与油水分离器上部相连接,所述喷淋塔顶部设置有除雾板,所述喷淋塔内部上侧和右侧均设有出水腔,所述出水腔另一端设有若干雾化喷头;所述净化器包括UV光解光触媒除臭净化器和等离子有机废气净化器,所述UV光解光触媒除臭净化器和等离子有机废气净化器并排设置,所述UV光解光触媒除臭净化器内部设有若干紫外线灯光;所述排放装置包括排放塔,所述排放塔上部连接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和排放塔的连接处设有检测装置,所述排放塔右侧设有机柜,所述机柜上部设有显示屏。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出气管为蛇形设置的冷凝管。
该装置在具体实施时,印染废弃从第一进气管进入机械过滤箱内。印染废气依次经过机械过滤箱内的纺织纤维层、活性炭吸附层和除尘滤芯,可以除去印染废气中的纤维屑、有害物质和粉尘等杂质。经过机械过滤箱过滤后的印染废气从第一出气管排出,进入碱性溶液桶内的碱性吸收剂中,利用碱性吸收剂吸收印染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剩余的印染废气从第二进气管进入喷淋塔内。水从雾化喷头中呈雾状喷出,与印染废气紊流接触,废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油雾被水雾捕集后经底部的出液管流入油水分离器中。在油水分离器中进行油水分离,油从排油管中流出,水经过提升泵的提升加压,从雾化喷头中喷出进行使用。利用除雾板去除水汽,使印染废气从第二出气管进入烘干箱内。印染废气在烘干箱内进行干燥,彻底除去其中夹杂的水汽。印染废气从第三进气管进入净化器,利用紫外线灯光发出的高能紫外线光束照射印染废气,裂解印染废气的分子键,降解转变为低分子化学物,如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除去印染废气的臭气;在等离子有机废气净化器中,等离子体以每秒万次至万次的速度反复轰击废气气体的分子,去激活、电离、裂解废气中的各种成分,从而发生氧化等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经过多级净化,将有害物转化为洁净的空气。经过过滤和净化后的印染废气进入排放塔内,检测装置对排放塔中的印染废气进行检测,检测合格的印染废气从排风管中排出;若有不达标的废气,不会使其排到室外。显示屏可以对印染废气的各项指标进行显示,更好地了解印染废气的处理情况,出现问题时可以方便地进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印染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械过滤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淋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嘉华印染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嘉华印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696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