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使用的微波消解炉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67682.9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56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凤;陈春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云凤 |
主分类号: | G01N1/44 | 分类号: | G01N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2 | 代理人: | 郭防,韩炜 |
地址: | 556000 贵州省黔东***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使用 微波 消解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波消解炉支架,具体涉及一种便于使用的微波消解炉支架。
背景技术
现阶段的在微波消解系统中,使用微波消解炉支架的时候通常是将限压阀和消解罐以及外套分离之后,将消解罐以及外套放入到架体中,再将限压阀穿过架体上的通孔与消解罐以及外套连接,这样的方式使得每次使用都需要对限压阀和消解罐以及外套进行分离,致使消解罐内的试剂或消解完成后的样品溶液容被污染,从而给实验测定结果带来偏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微波消解炉支架,该
支架分为两个活动极架体,可在使用时打开便于将限压阀和消解罐以及外套整体装入和取出,不需要进行分离,保证消解罐内试剂或消解完成后的样品溶液不受污染,减小实验结果偏差,优化实验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使用的微波消解炉支架,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第一架体上设有至少两个通孔结构,第二架体上设有突出的通孔圆柱结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通过连接件铰接,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前端通过卡扣装置实现固定;所述卡扣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架体上的倒刺结构以及设置在第二架体上的钩体结构;凹孔内固定设有弹簧。
前述便于使用的微波消解炉支架,所述钩体结构为弹性塑料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微波消解炉支架设计成分离结构,并通过连接件实现活动连接,在装入限压阀和消解罐时不需要将两者分离,可整体装入,免了先装入消解罐,再装限压阀;或先卸限压阀再倒出样品消解液的操作模式带入污染物,给实验结果带来偏差的缺陷操作步骤。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分离视图;
图4为卡扣视图;
图5是通孔结与通孔圆柱结构配合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第一架体,2-第二架体,3-连接件,4-卡扣装置,5-通孔结构,6-通孔圆柱结构,7-倒刺结构,8-钩体结构,9-凹孔,1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便于使用的微波消解炉支架,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第一架体1上设有至少两个通孔结构5,第二架体2上设有突出的通孔圆柱结构6,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通过连接件3铰接,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前端通过卡扣装置4实现固定;所述卡扣装置4包括设置在第一架体1上的倒刺结构7以及设置在第二架体2上的钩体结构8;所述第二架体2上还开设有凹孔9,凹孔9内固定设有弹簧10。
所述钩体结构8为弹性塑料材料。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便于使用的微波消解炉支架上进行改进,将支架设计成分离结构,具体的是通过通孔结构5和通孔圆柱结构6适配卡合后,插入连接件3进行活动连接,连接件3为柱状的螺钉结构,使用时,打开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将限压阀和消解罐以及外套整体装入后,利用卡扣装置4将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扣合在一起,并利用弹簧10的弹性作用达到抵合的效果,这样的装入方式不需要将限压阀和消解罐以及外套分离,避免了试剂在分离和装入的时候被污染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云凤,未经张云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676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