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坐便器垫圈的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67621.2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6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清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意牌卫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K13/00 | 分类号: | A47K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1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坐便器 垫圈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坐便器垫圈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坐便器垫圈由于具有保温且使用舒适而成为坐便器的标配构件,在现有技术中,坐便器垫圈大都是简单地根据坐便器盆口设计相配的便盆口,因此便盆口都过于敞大且表面过于平直,一是使用时与人体支撑面过小而不利于承托人体大腿和臀部,坐久受压部位肌肉会感到酸痛不舒服;二是使用时不利防臭和隔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坐便器垫圈的改良结构,通过人体工学设计,使用时能更好地支撑大腿和臀部,舒适舒服且利于防臭隔音。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即一种坐便器垫圈的改良结构,垫圈包括垫围、便盆口和连接轴,垫圈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盖板并可安接在坐便器便盆上,所述垫围表面由外向便盆口中心倾斜,便盆口中部内缩形成葫芦状,垫围前侧部表面设有可承托大腿的左右二个凹弧面,垫围后部表面设有可承载臀部的圆凹面。
所述便盆口下缘的后端部略低于前端部。
本实用新型优点:第一,通过人体工学设计,便盆口中部内缩形成葫芦状,使垫围表面扩大;且垫围表面通过设置可承托大腿的凹弧面和可承载臀部的圆凹面,进一步扩大与人体接触的表面;使用时能更好地分散接触部位肌肉的承载压力,大大提高舒适性。第二,便盆口内缩成葫芦状且便盆口下缘后端部略低于前端部,使用时,在不影响排便的同时更好地缩小垫围的敞口,有利封闭,起到防臭、隔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垫圈的前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垫圈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垫圈的俯视图。
图5是图4所示A-A部视图。
图中,1凹弧面,2便盆口中部,3圆凹面,4盖板,5便盆口,6垫围,7便盆口下缘,8连接轴,9前端部,10后端部。
B——指臀部区域的圆凹面,C——指大腿部区域的左、右凹弧面,h——高度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坐便器垫圈的改良结构,垫圈包括垫围6、便盆口5和连接轴8,使用时将垫圈通过连接轴8活动连接盖板4并安接在坐便器便盆(通用产品,图中未画出)上,所述垫围6表面由外向便盆口5中心倾斜,便盆口中部2内缩形成葫芦状;垫围6前侧部表面设有可承托大腿的左右二个凹弧面1,垫围6后部表面设有可承载臀部的圆凹面3,便盆口下缘7的后端部10略低于前端部9。
使用时,人体以坐姿状态,垫围6后部的圆凹面3形成承载臀部的区域,即图4中B所指区域;而垫围6前侧部左右的凹弧面1形成承托两大腿的区域,即图4中C所指区域;整体表面通过人体工学设计,大大地增加承载接触面,且表面弧度与人体部位更贴合,舒适舒服。另一方面,便盆口中部2内缩且便盆口下缘7的后端部10略低于前端部9,存在高度差,如图5中h所示,能更好地缩小垫围6的敞口地方,提高封闭性,排便时能更好地阻隔臭气外流,又能减弱排便时产生的尴尬声音,起到防臭、隔音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意牌卫浴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意牌卫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676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