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连杆手柄单向双阀脉冲溶栓注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67237.2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62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普益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15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郭春远 |
地址: | 2019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液 单向阀 推杆 注液管 溶栓 手柄 分体连杆 主体手柄 后套管 脉冲 注射器 导出 后段 双阀 分体手柄 滑动手柄 交叉铰接 进退自如 平行传动 平行连接 双单向阀 接合 弹簧套 感染率 铰链轴 脉冲泵 双连杆 衬套 传动 同向 成功率 松动 灵活 移动 治疗 配合 | ||
分体连杆手柄单向双阀脉冲溶栓注射器,主体手柄(1)与滑动手柄(2)之间通过以铰链轴(3)交叉铰接的二组连杆(4)平行连接,同向连接的注液导入单向阀(9)和注液导出单向阀(10)固定连接在主体手柄(1)上,注液管(7)前端固定连接在注液导入单向阀(9)和注液导出单向阀(10)之间,注液管(7)后段外通过衬套弹簧套接后套管(11),推杆(6)前段由后向前插入注液管(7)后段内,推杆(6)后端与后套管(11)连接。通过分体手柄双连杆手动平行传动,同时配合双单向阀脉冲泵送注液,结构紧凑接合不松动,确保传动移动灵活,而且注液推杆进退自如,使用安全可靠,提高溶栓的成功率,降低感染率及治疗费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溶栓导管治疗辅助器械,尤其是分体连杆手柄单向双阀脉冲溶栓注射器。
背景技术
目前,动脉血栓治疗可能会采用溶栓导管技术。例如,溶栓导管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的护理措施较为典型,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是指栓子自心脏或近侧动脉壁脱落,或自外界进入动脉,被血流推向远侧,阻塞动脉血流而导致肢体缺血以至坏死的一种病理过程,因发病急骤而得名。疾病治疗采用seldinger法,即用带针芯的穿刺针穿透血管前后壁,退出针芯,缓慢向外拔针,直至血液从针尾喷出,迅速插入导丝,拔出针,通过导丝引入导管,将导管放至主动脉,经患肢同侧或对侧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行造影,确定血管闭塞部位及程度,然后行血管扩张成形术,送入导丝,球囊导管至病变处分段行球囊扩张,扩张3~5次后再次造影。若提示陈旧性血栓形成,此时将溶栓导管或膝以下动脉采用微导管,置于栓子近端或插入栓子中,30~60min短时间给予尿激酶25~50万u,一般不超过100万u进行术中溶栓,不成功可保留导管于栓子近端,外端与皮肤固定,给尿激酶以800u~1000u/min的速度微量泵入,最大剂量不超过200~300万u。连续运用72h,行闭塞血管造影检测ACT<200s,4h后拔除动脉导管和鞘管。同时静滴丹参酮、血塞通,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等,连用7-10天,停用肝素后改服华法林,维持3~6个月。定期检测凝血功能防出血。
目前,血栓溶栓导管设备,设备前面本来还连接一个比较细长的导管,手推注射器进行血液溶栓治疗时压力偏小、不可控、无法长时间持续从而影响溶栓效果,另外,实施前述类治疗时常用辅助器材包括一个手压的注射器,通过手柄压缩弹簧,将针筒中的药物从出口中打出去,由于后面的弹簧在使用过程中疲劳变形,时常容易卡住,且长时间,高频次的压手柄,操作强度较大,医护人员人比较劳累,现有尚未有更好的替代的设备或自动注射技术公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体连杆手柄单向双阀脉冲溶栓注射器,克服现有技术缺陷,装配快捷,操做轻便省力,使用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包括主体手柄、滑动手柄、铰链轴、连杆、销轴、推杆、注液管、滑槽、注液导入单向阀、注液导出单向阀和后套管;主体手柄与滑动手柄之间通过铰链轴使二组连杆交叉连接,铰链轴安装在开于主体手柄中部的滑槽内,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各自相应的销轴滑动连接在主体手柄和滑动手柄上,同向连接的注液导入单向阀和注液导出单向阀固定连接在主体手柄上,其中,注液导出单向阀出口端位于主体手柄上部前侧,同时,注液管前端固定连接在注液导入单向阀和注液导出单向阀之间,注液管后段外通过衬套弹簧套接后套管,后套管(与滑动手柄固定连接为一整体。推杆前段由后向前插入注液管后段内,推杆后端与后套管连接。
尤其是,注液导入单向阀后端与注液导出单向阀垂直连接,其中,注液导入单向阀后端与注液导出单向阀上端连通,其中,注液导入单向阀由下向上导通,注液导出单向阀由右向左单向导通。
尤其是,注液推杆后端有圆形盖盘,该圆形盖盘外缘上有两个对称的挂耳,挂耳上各有一个径向的定位凹槽。同时,注液推杆长度大于注液管内腔轴向深度。注液推杆前端固定耐磨弹性缩颈端头。后套管后端口内壁上对称固定有二个弧形挡块,即弧形挡块上有突出的定位凸台。
尤其是,在后套管后端口内缘上二个弧形挡块之间的缺口宽度大于挂耳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普益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普益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672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网络通讯功能的水光注射仪及其系统
- 下一篇:针筒安装结构及高压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