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降噪音旋涡泵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66874.8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8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辉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元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F04D29/66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29 | 代理人: | 任志龙 |
地址: | 317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噪音 旋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涡泵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降噪音旋涡泵。
背景技术
旋涡泵就是靠旋转叶轮对液体的作用力,在液体运动方向上给液体以冲量来传递动能以实现输送液体。旋涡泵的叶轮为一等厚圆盘,在它外缘的两侧有很多径向小叶片,在与叶片相应部位的泵壳上有一等截面的环形流道,整个流道被一个隔舌分成为吸、排两方,分别与泵的吸、排管路相联。泵内液体随叶轮一起回转时产生一定的离心力,向外甩入泵壳中的环形流道,并在流道形状的限制下被迫回流,重新自叶片根部进入后面的另一叶道。目前这种传统的旋涡泵在工作的时候会产生尖锐的水力躁声,这给操作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也对施工人员造成了一定的健康损伤。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减少了水力撞击产生的噪声,并且使得工作环境中的噪音降低,也给施工人员提供了一定的健康保障的降噪音旋涡泵。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降噪音旋涡泵,包括泵体,泵体上设有进水口一和出水口一,泵体内设有泵水腔,泵水腔上设有与进水口一之间通过进水通道连通的进水口二、与出水口一通过出水通道连通的出水口二,进水口二和出水口二之间通过隔离壁隔离,隔离壁靠近出水口二一侧的棱角为弧形的倒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口一与出水口一的轴线相垂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通道的管径由进水口一向进水口二方向分为三段,第一段进水管道的管径由进水口一向进水口二方向均相等,第二段进水管道的管径由进水口一向进水口二方向逐渐缩小、第三段进水管道由进水口一向进水口二方向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口二的开口面积大于进水口二的开口面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离壁的端面由进水口二至出水口二方向的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为:在旋涡泵的泵体出口处将隔离壁靠近出水口二一侧的棱角加工成弧形的倒角,有效减少了水力撞击产生的噪声,并且使得工作环境中的噪音降低,也给施工人员提供了一定的健康保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降噪音旋涡泵,包括泵体10,泵体10上设有进水口一11和出水口一12,泵体10内设有泵水腔13,泵水腔13上设有与进水口一11之间通过进水通道14连通的进水口二15、与出水口一12通过出水通道16连通的出水口二17,进水口二15和出水口二17之间通过隔离壁18隔离,隔离壁18靠近出水口二17一侧的棱角为弧形的倒角19。其中,进水口一11与出水口一12的轴线相垂直,进水通道14的管径由进水口一11向进水口二12方向分为三段,第一段进水管道的管径由进水口一向进水口二方向均相等,第二段进水管道的管径由进水口一向进水口二方向逐渐缩小、第三段进水管道由进水口一向进水口二方向逐渐增大。另外,出水口二17的开口面积大于进水口二15的开口面积,隔离壁18的端面由进水口二15至出水口二17方向的倾斜。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元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元泵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668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码锁
- 下一篇:箱包锁(JY‑D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