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科病人用行走恢复步梯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364315.3 | 申请日: | 2017-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2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 发明(设计)人: | 董海燕;章艳;吕莉丽;王者凤;王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海燕 |
| 主分类号: | A63B23/04 | 分类号: | A63B23/04;A61M21/02;A61N1/44;F24F13/28;A61L9/22;A61L9/01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47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科 病人 行走 恢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神经科病人用行走恢复步梯。
背景技术
肌张力简单地说就是肌细胞相互牵引产生的力量。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并表现为多种形式。如人在静卧休息时,身体各部肌肉所具有的张力称静止性肌张力。躯体站立时,虽不见肌肉显著收缩,但躯体前后肌肉亦保持一定张力,以维持站立姿势和身体稳定,称为姿势性肌张力。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张力,称为运动性肌张力,是保证肌肉运动连续、平滑(无颤抖、抽搐、痉挛)的重要因素。
神经内科的病人中包括多数脑出血而造成脑损伤的病人,其运动神经都会受到损伤,对于腿部受损不灵活的病人来说一般都需要步行实现恢复,对于现有的步梯锻炼设备来说整体保护效果差,而且患者容易产生疲劳感以及厌恶感,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科病人用行走恢复步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神经科病人用行走恢复步梯,包括圆柱状的中柱,中柱竖直设置,且中柱的外侧套设有外壳体,外壳体上开设有进出口,且所述进出口处通过合页铰接安装有外壳体门,外壳体与中柱之间设有高低交错设置的步梯,其中步梯围绕中柱呈环形设置,且步梯的外边沿紧靠外壳体的内壁设置,这样病人通过步梯可以实现爬梯锻炼,而中柱以及外壳体则起到对患者的保护,中柱以及外壳体均可对患者起到倚靠保护作用;所述外壳体的顶部螺丝固定有顶盖,顶盖的中心处开设有圆形的通孔,利用通孔实现外壳体的内外气流循环;所述中柱的顶部设有空气净化装置,空气净化装置主要包括圆柱状的净化装置外壳,净化装置外壳的底部螺丝固定在中柱的顶面,净化装置外壳的顶面与顶盖的内表面顶紧,且净化装置外壳的顶面中心处设有进气开口,且进气开口处固定卡接有进气过滤网,其中进气开口位于通孔的正下方位置;净化装置外壳的内侧安装有滤芯,滤芯设于进气过滤网的下方位置,且滤芯卡接在滤芯安装板的安装槽内,滤芯安装板水平螺丝固定在净化装置外壳的内侧;滤芯的左端出气端对接连接有出气罩,出气罩的作用设有轴流风扇,且轴流风扇固定套接在轴流风扇马达的电机轴上,轴流风扇马达螺丝固定在净化装置外壳的内壁上,利用轴流风扇马达带动轴流风扇转动,这样便可将外部空气从抽入净化装置外壳内并经过滤芯的过滤;所述轴流风扇的出气口下方位置设有水平设置的隔板,其中隔板上均匀的开设有上下贯穿的气孔,且隔板对的外边沿位置均采用卡扣连接的形式固定在净化装置外壳内侧;隔板的下方设有一空腔结构,且该空腔结构内螺丝固定安装有多个负离子发生器以及一台香薰机,其中空腔结构所处位置的净化装置外壳上均匀的开设有出气孔,因此外部空气经过滤芯过滤后进入空腔结构内,然后经过负离子发生器的负离子产生以及香薰机的香薰效果,使得进入外壳体的空气更加清香怡人,并具有缓解疲劳的作用,这样在患者锻炼时有助于患者的脑部恢复,从而更加有助于神经受损的修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净化装置外壳上螺丝固定有设备柜门,通过拆除设备柜门便于滤芯以及其他设备的更换维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体采用透明钢化玻璃制成,这样便于医护人员随时查看病人的锻炼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柱的外壁上还螺丝固定有多台显示屏,利用显示屏播放相应的娱乐视频,这样有助于调节患者心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气过滤网采用不锈钢制成,整体更加耐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时外部空气经过滤芯过滤后进入空腔结构内,然后经过负离子发生器的负离子产生以及香薰机的香薰效果,使得进入外壳体的空气更加清香怡人,并具有缓解疲劳的作用,这样在患者锻炼时有助于患者的脑部恢复,从而更加有助于神经受损的修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体、2-步梯、3-空气净化装置、4-进气过滤网、5-中柱、6-显示屏、7-净化装置外壳、8-出气孔、9-顶盖、10-通孔、11-外壳体门、12-合页、13-滤芯、14-滤芯安装板、15-隔板、16-气孔、17-负离子发生器、18-香薰机、19-出气罩、20-轴流风扇、21-轴流风扇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海燕,未经董海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643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