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ARM的新型嵌入式智能家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7782.3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6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潘炼;阮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H04W4/00;G08B21/14;G08B17/00;G08B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rm 新型 嵌入式 智能家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ARM的新型嵌入式智能家居装置,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代生活和工作中,随着生活日益智能化,WiFi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的周围越来越离不开对WiFi的使用。例如,我们需要使用WiFi来聊天、购物、上网等等,许多城市开始实现WiFi的无缝隙覆盖,它也对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更多的便捷。智能家居的热潮兴起,让我们可以远距离安全的通过移动终端对家里的电器进行控制和监测。现有的智能门主要以RFID和IC卡设备控制,不能提供远程控制和监测以及自动安全可控,目前有提出WIFi智能门的设计,如公布号CN205318121U所述专利,虽提出了使用网络和WiFi实现异地开启,但无法保证特殊状况下的安全保障,且采用常规处理器,进行人脸和指纹的常规识别,识别效果不甚理想。现在我们提出一种采用嵌入式技术的虹膜识别方法进行人体识别,由于嵌入式技术具有开放性好,强实时性,统一的接口,操作方便、简单、提供友好的图形GUI和图形界面,易学易用,强稳定性,适应性好,有良好的可移植性,人体识别效果较好,还有在网络连接失败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安全控制,并对室内着火、CO气体泄漏进行安全监测,玻璃破碎情况进行报警,该系统同传统的智能家居系统相比较,是一个更全面、更安全、更可靠,更有效、层次更高的智能家居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智能家居系统安全可控性不高,识别效果不甚理想,提供一种基于ARM的新型嵌入式智能家居装置,以解决现有智能家居系统功能和安全性能不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ARM的新型嵌入式智能家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主控ARM、电源单元、时钟单元、WiFi串口传输单元、蓝牙串口扩展单元、虹膜识别器、玻璃破碎报警器、网络监测单元、CO检测器、火焰探测器、无线路由器、智能终端等系统组成部分,通过智能终端连接WiFi或者移动网络来控制安全门的状态,由虹膜识别器、视频监控器组成的智能模式,普通模式以及报警信息提示等多种功能组成的工作方法部分。
主控ARM,嵌入式处理器,它是安全智能门数据传递处理中心,用于各器件间进行信息交换和统一协调处理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玻璃破碎报警器,用于监视室内的玻璃破碎情况。
虹膜识别器,通过人体虹膜生物技术特征对人体进行识别。
CO检测器,监测室内是否有CO气体的泄漏,通过主控单元向智能终端发送监测数据。
火焰探测器,监测室内着火情况,通过主控单元向智能终端发送监测数据。
蓝牙串口扩展单元,可在普通模式10~100米范围内使用智能终端的蓝牙与智能门蓝牙串口传输单元之间的近距离无线通信。
时钟单元,为智能门系统提供当前实时时间。
电源单元,整个电路系统的供能中心,在断电情况下可用储备的电能维持电路长时间正常运作。
网络监测单元,监测WiFi串口传输单元网络是否连接成功,从而实现不同功能的切换。
WiFi串口传输单元,实现主控ARM与智能终端间的双向通信。
无线路由器,为WiFi串口传输电源提供WiFi信号。
云平台,实现无线路由器与智能终端间信号的无线传输。
智能终端,用于控制安全门的开关和信息提示。
技术方案是:安全门可通过智能家居装置上的虹膜识别器来控制门的开启,当有来访者时,可直接通过安全门的虹膜识别器进行人体识别,虹膜数据库中若没有成功匹配,则主控ARM会通过云平台向智能终端发送警示信息,供主人或者管理者实时监控。火焰探测器、CO检测器对室内着火情况和CO气体进行监控,一旦有火灾或者CO气体的泄漏,则主控ARM会通过云平台向智能终端发送警示信息,此时智能门会自动开启,形成逃生安全通道,在网络连接失败的情况下,主控ARM开启蓝牙串口扩展单元,切换至普通模式,可在10~100米的近距离范围对门进行开启控制,玻璃破碎报警器,用于监视室内的玻璃破碎情况。
一种基于ARM的新型嵌入式智能家居装置的智能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系统界面启动;
(2)系统初始化;
(3)判断网络连接状态;
(4)网络连接成功;
(5)设置为智能模式;
(6)虹膜识别是否匹配;
(7)识别成功安全门开;
(8)无法匹配调用视频监控;
(9)选择门开关;
(10)网络连接失败;
(11)设置为智能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77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试探测器像元内不均匀性的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医疗用自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