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事故软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7576.2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58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高骏;秦宏涛;隋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船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295;H01B7/17;H01B7/28;H01B7/29;H01B7/02;H01B7/18;H01B5/0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14 | 代理人: | 路锐 |
地址: | 213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事故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舰船用电缆,具体是一种用于舰船发生事故时的备用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大力发展海洋装备,舰船在实战过程中很有可能突发紧急事故造成主电网损坏时,迫切需要临时备用电缆将事故舰船的重要设备连接在发动机组进行临时供电,所以需要一种电缆在具有低烟、无卤、阻燃、低毒、耐油性能的基础上,还需要具有重量轻,载流量大,方便移动等功能,同时该电缆最好还要具有较好的耐磨、抗弯等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载流量大、方便移动的用于舰船主电网损坏时的事故软电缆。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基本技术方案是:一种事故软电缆,其结构特点是:包括主线芯、地线芯、绕包层和外护套。主线芯有3根,3根主线芯的结构相同。3根主线芯均沿其各自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导体和绝缘层。导体由若干根单丝直径相同的镀金属铜丝采用股线和束绞方向相反,每层复绞相反方式绞合而成。绝缘层挤包在导体的外部。地线芯有1根,3根主线芯和地线芯成缆并用非吸湿性低烟无卤阻燃橡皮条填充圆整,采用同心式绞合成缆,成缆节距为电力电缆外径的10至15倍。绕包层绕包在绞合在一起的主线芯和地线芯的外部,绕包的搭盖率为15%至30%。外护套包覆在绕包层的外部。
以上述基本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绝缘层由硅橡皮材料制成。
以上述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地线芯包括地线导体和地线绝缘层。地线导体由若干根单丝直径相同的镀金属铜丝采用股线和束绞方向相反,每层复绞相反方式绞合而成。地线绝缘层由硅橡皮材料制成,绝缘层挤包在导体的外部。绝缘层的厚度为0.8毫米至1.0毫米。
以上述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绕包层由低烟无卤阻燃包带制成,绕包层的厚度为0.15毫米至0.20。
以上述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外护套由交联聚烯烃橡皮型材料制作而成,外护套的厚度为1.0毫米至2.0毫米。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事故软电缆结构简单,电缆具有良好的低烟、无卤、阻燃、低毒、耐油等性能;同时电缆还具有较好的耐磨、抗弯等性能。
(2)本实用新型的事故软电缆的主线芯的导体采用镀锡软铜丝材料,并采用股线和束绞方向相反,每层复绞相反,这种结构可以保证电缆最大限度的弯曲性能和圆整性,电缆重量轻,方便移动。
(3)本实用新型的事故软电缆的绝缘层采用耐温等级较高的硅橡胶材料,硅橡胶在不受护套材料限制的情况下最大额定温度可达180℃,在不考虑护套表面温度的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足够大的载流量并具有良好的柔软性。绝缘层的抗张强度不小于7.0MPa,断裂伸长率不小于150%,在空气烘箱中进行老化(温度为200℃±3℃,时间为168h),抗张强度不小于5.5MPa,断裂时伸长率不小于120%;绝缘层的酸气含量不大于18%,烟指数不大于35%,毒性指数不大于1.5;绝缘采用绝缘挤包硅橡胶后,采用三大一小结构成缆,并填充圆整。
(4)本实用新型的事故软电缆的外护套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橡皮型材料,具有优异的耐油、低烟、无卤、阻燃、柔软、耐高温等性能。外护套氧指数大于36,确保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的阻燃性能。同时护套采用单层结构,降低电缆整体重量和外径,可以使电缆在紧急工况下方便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事故软电缆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
主线芯1,导体11,绝缘层12,
地线芯2,绕包层3,外护套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本实施例的事故软电缆包括主线芯1、地线芯2、绕包层3和外护套4。
见图1,主线芯1有3根,3根主线芯1的结构相同。3根主线芯1均沿其各自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导体11和绝缘层12。
见图1,导体11由若干根单丝直径相同的镀金属铜丝采用股线和束绞方向相反,每层复绞相反方式绞合而成,本实施例采用252根单丝标称直径0.35毫米镀锡软铜丝采用股线和束绞方向相反,每层复绞相反方式绞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船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常州船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75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抑制摩擦噪音的双屏蔽高温电缆
- 下一篇:一种易弯曲型氩弧焊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