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永磁电机主体及双永磁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6212.2 | 申请日: | 201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9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华春 |
主分类号: | H02K53/00 | 分类号: | H02K53/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翁坚刚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电机 转子 定子组件 永磁体 电机主体 定子线圈 本实用新型 控制装置 吸力 转子永磁体 传动组件 电源通断 反向磁场 方式设置 功率输出 固定设置 相对设置 异性相吸 造价成本 单数 上电 省电 外周 转盘 抵消 电机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永磁电机主体及双永磁电机,所述双永磁电机包括电机主体和控制装置;电机主体包括机架、定子组件、转子和传动组件;定子组件包括2个定子线圈;电机主体的转子和定子组件都设有永磁体,而且是按照异性相吸的方式设置。转子的永磁体的数量为大于3的单数个,固定设置在转子的转盘的外周上。定子组件的永磁体的数量为2个,且两者基本呈相对设置的状态。所述2个定子线圈均为上电时能产生反向磁场以抵消永磁体吸力的线圈;所述的控制装置为一种通过检测转子永磁体的位置而相应控制2个定子线圈电源通断的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易于操作控制,性价比高;较之于同样功率输出的现有类似电机,能够省电60%。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子和转子均为永磁铁的双永磁电机主体及双永磁电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机是以磁场为媒介进行电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电力机械。磁场可以由电流励磁产生,也可以由永磁体产生。永磁电机在生产生活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常见的永磁电机要么是在电机转子上设置永磁体,要么是在定子上设置永磁体,而定子和转子均采用永磁体的电机则较为鲜见。申请公布号为CN103944455A、名称为“一种永磁体发动机”的中国专利文献,其提出了在转子和定子上分别各设置一组永磁体的发动机,将磁能转换成机械能,但其似乎陷入了永动机的陷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能性较好、成本较低的双永磁电机主体及双永磁电机。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中的提供一种双永磁电机的总的技术构思是:所述的双永磁电机的转子和定子上均设置永磁体,转子相对于定子的转动通过永磁体之间的异性相吸的方式来实现,且定子上设置用于通电产生反向磁场以抵消转子永磁体和定子永磁体之间的磁吸力的线圈,双永磁电机主要利用磁场势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方式运转。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中的提供一种双永磁电机主体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双永磁电机主体包括机架、定子组件、转子和传动组件;定子组件固定设置在机架上;转子通过传动组件与机架转动连接;其结构特点是:上述的转子和定子组件都设有永磁体,且转子的永磁体与定子组件的永磁体按照异性相吸的方式设置;转子包括隔磁材质的圆环形的转盘;转子的永磁体的数量为大于3的单数个,转盘上设有与转子的永磁体的数量相同的内外通透的磁体安装孔,各个转子的永磁体固定设置在转子的转盘所设的相应一个磁体安装孔内,并且各个转子的永磁体均以相等半径的方式设置;相邻转子的永磁体之间的间隔相等;相邻转子的永磁体之间的间距不大于转子的永磁体宽度的1.35倍;定子组件的永磁体的数量为2个,固定设置在机架上,位于转子的外侧,且两者基本呈相对设置的状态,并且这种相对设置能够在双永磁电机主体使用时,满足转子通过永磁体之间异性相吸的方式相对于定子组件转动的相应要求。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定子组件还包括第一定子线圈和第二定子线圈;定子组件的2个永磁体为第一定子永磁体和第二定子永磁体;第一定子线圈和第二定子线圈均固定设置在机架上,且第一定子线圈位于第一定子永磁体与转子的转盘之间,第二定子线圈位于第二定子永磁体与转子的转盘之间;上述第一定子线圈和第二定子线圈均为通电时能产生反向磁场以抵消转子永磁体与定子永磁体间磁吸力的线圈。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机架包括上横梁、下横梁、左竖梁和右竖梁;上横梁为长方体件,上横梁的中心处设有轴承安装通孔;下横梁为尺寸与上横梁相同的长方体件;下横梁的中心处设有轴承安装沉孔;左竖梁为长方体件,左竖梁的中部设有向左凹入且右侧开口的定子组件安装容纳腔;右竖梁的结构与左竖梁相对应且与左竖梁左右相对设置;上横梁、下横梁、左竖梁和右竖梁一起构成中空的且前后相通的整体呈长方体形的框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华春,未经杨华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62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力齿轮传动结构
- 下一篇:通用变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