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6115.3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7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许逸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24/32 | 分类号: | B01D24/32;B01F7/18 |
代理公司: | 嘉兴永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65 | 代理人: | 蔡鼎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污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家庭生活中用水量往往比较大,每月少则几十吨多则上百吨,如果家庭用水在使用完后就直接倒入下水管道,则比较浪费,如果直接利用,则废水里又存在比较多的杂质,比如米饭、菜叶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杂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具有内腔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隔板的下方固定有电机,隔板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底部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箱体的下方开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的边沿铰接有能够封住进水口的盖板,所述进水口的边沿还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盖板相对设置。
其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启动电机,电机驱动过滤筒旋转,然后打开盖板,将生活污水从进水口倒入到过滤筒内,过滤筒的旋转可带动内部的污水一并旋转起来,通过过滤筒的过滤后被甩向筒外,过滤筒将污水中的固体杂质过滤掉,由于在隔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经过过滤的水会通过通孔流入到隔板的下方,最后从出水口流出。当盖板打开后,通过旋转支撑杆,使盖板抵靠在支撑杆的外端上,支撑杆对盖板起到支撑作用,使进水口一种处于打开状态,方便将污水倒进箱体的内腔中。
在上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支撑杆的外端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盖板上具有能够插接在所述凹槽内的插接柱。插接柱插接在凹槽内,能够使盖板抵靠在支撑杆上之后不易发生转动,支撑杆对盖板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
在上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支撑杆呈圆柱形,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能够容纳支撑杆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高度大于支撑杆的外径。当不需使用支撑杆时,旋转支撑杆,使支撑杆位于条形槽内,收纳方便,减少支撑杆所占的空间。
在上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过滤筒的中部固定有搅拌架,所述搅拌架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固连在过滤筒底壁的中部,固定杆上固定有若干条支杆。在电机带动过滤筒旋转的过程中,搅拌架能够对过滤筒内的污水进行搅拌,提高过滤效果。
在上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过滤筒包括呈筒状的滤网架,所述滤网架的外侧固定有活性炭过滤层。滤网架过滤体积比较大的杂质,而活性炭层过滤细小的颗粒杂质,进一步提高过滤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本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过滤筒能够将污水中的固体杂质过滤掉,支撑杆对盖板起到支撑作用,使进水口一种处于打开状态,方便将污水倒进箱体的内腔中。
2、本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搅拌架能够对过滤筒内的污水进行搅拌,提高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中,1箱体;1a内腔;1b进水口;1c出水口;1d条形槽;2隔板;2a通孔;3电机;4过滤筒;4a滤网架;4b活性炭过滤层;5转轴;6支撑杆;6a凹槽;7盖板;7a插接柱;8搅拌架;8a固定杆;8b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具有内腔1a的箱体1,箱体1内固定有隔板2,隔板2上开设有若干通孔2a,隔板2的下方固定有电机3,隔板2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过滤筒4,过滤筒4的底部固定有转轴5,转轴5与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箱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1b,箱体1的下方开设有出水口1c,进水口1b的边沿铰接有能够封住进水口1b的盖板7,进水口1b的边沿还铰接有支撑杆6,支撑杆6与盖板7相对设置。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杆6的外端部开设有凹槽6a,盖板7上具有能够插接在凹槽6a内的插接柱7a。插接柱7a插接在凹槽6a内,能够使盖板7抵靠在支撑杆6上之后不易发生转动,支撑杆6对盖板7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
优选的,支撑杆6呈圆柱形,箱体1的顶部开设有能够容纳支撑杆6的条形槽1d,条形槽1d的高度大于支撑杆6的外径。当不需使用支撑杆6时,旋转支撑杆6,使支撑杆6位于条形槽1d内,收纳方便,减少支撑杆6所占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61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电流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脑涨落图仪的抗干扰放大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