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焊接球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3062.X | 申请日: | 201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2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球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41/04 | 分类号: | F16K41/04;F16K5/22;F16K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1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球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领域,具体是一种全焊接球阀。
背景技术
全焊接球阀由于阀座是由碳化特氟隆密封环及碟形弹簧构成的,所以对压力和温度的变化适应能力强,在标注压力和温度范围内不会产生任何泄滑,有着结构紧凑、装配方便等优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流体管道、废气择放管道、煤气和热力供应管道,但全焊接球阀仍然有诸多不足之处。全焊接球阀的阀杆及阀杆和球体之间的轴承通常直接与介质接触,时常因此受到了介质腐蚀,导致内部部件表面摩擦力增大,缩短了球阀内部部件的使用寿命,此外,阀杆的润滑措施不够,润滑效果不明显,扭矩力因此增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的全焊接球阀,能够有效解决内部部件和介质直接接触的问题,润滑性能好,降低扭矩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阀体、上阀杆、下阀杆以及和两者连接的球体,上阀杆外套接有阀杆轴套,阀杆轴套与球体、阀体连接,所述上阀杆与阀杆轴套之间设置有外套在上阀杆外的第一自润滑轴承,所述球体与阀杆轴套之间设置有外套在阀杆轴套外的第二自润滑轴承以及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位于第二自润滑轴承上方的靠近球体外周面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自润滑轴承自身有着耐磨性能好、摩擦系数小的优势,因而第一自润滑轴承和第二自润滑轴承增加了润滑效果,第一密封圈将介质阻挡在阀体中腔外,介质对阀杆的吹出摩擦力也被第一密封圈阻挡了,使得第一自润滑轴承、第二自润滑轴承和上阀杆不受介质腐蚀,延迟了这些部件的使用寿命,保持固定球阀的固定效果,降低阀门的扭矩力,有着结构简单合理、设计新颖、使用可靠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球体与下阀杆之间设置有外套在下阀杆外的第三自润滑轴承以及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位于第三自润滑轴承下方的靠近球体外周面处。
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第三自润滑轴承自润滑能力强、耐磨性能良好,第二密封圈大幅度阻止介质进入内部部件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上阀杆上设有位于第一自润滑轴承下方的凸台,所述凸台与第一自润滑轴承之间安装有第一止推轴承。
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第一止推轴承用于承受轴向载荷为主的轴、径向联合载荷,摩擦因数较低,转速较高,并具有调心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下阀杆的顶面与球体之间安装有第二止推轴承。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第二止推轴承能够承受下阀杆的轴、径向联合载荷,使结构更加稳定、合理。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均设置为O型密封圈。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O型密封圈结构简单,应用广,加工方便,并随着阀体内压力的增加能自动提高密封性能,阻挡住介质渗入相关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其中,阀体1,上阀杆2,下阀杆3,球体4,阀杆轴套5,凸台21,第一自润滑轴承61,第二自润滑轴承62,第三自润滑轴承63,第一密封圈71,第二密封圈72,第一止推轴承 81,第二止推轴承8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包括阀体1、上阀杆2、下阀杆3以及和两者连接的球体4,上阀杆2 外套接有阀杆轴套5,阀杆轴套5与球体4、阀体1连接,所述上阀杆2与阀杆轴套5之间设置有外套在上阀杆2外的第一自润滑轴承61,所述球体4与阀杆轴套5之间设置有外套在阀杆轴套5外的第二自润滑轴承62以及第一密封圈71,第一密封圈71位于第二自润滑轴承62上方的靠近球体4外周面处,上阀杆2上设有位于第一自润滑轴承61下方的凸台 21,所述凸台21与第一自润滑轴承61之间安装有第一止推轴承81。优选在阀杆轴套5相对第一自润滑轴承61、第二自润滑轴承62以及第一密封圈71的相应位置上进行加工,使连接更加可靠。介质进入阀体1内时,介质由于第一密封圈71的阻挡,无法接触到第一自润滑轴承61、第二自润滑轴承62、上阀杆2等处,保护这些内部部件,延长了使用寿命。
球体4与下阀杆3之间设置有外套在下阀杆3外的第三自润滑轴承63以及第二密封圈72,第二密封圈72位于第三自润滑轴承63下方的靠近球体4外周面处,下阀杆3的顶面与球体4之间安装有第二止推轴承82。
第一密封圈71与第二密封圈72均设置为O型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球阀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球阀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30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