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包皮环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1840.1 | 申请日: | 201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0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祝常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祝常德 |
主分类号: | A61B17/326 | 分类号: | A61B17/32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526020 广东省肇庆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皮 环形切刀 龟头罩 环切 包皮环切器 切割位置 弹性圈 环切器 缝合 隔开 龟头 可拆卸连接 方式控制 环切手术 伤口愈合 外表面套 微创手术 预定路径 制造成本 后沿 容置 受力 术后 美观 痛苦 医生 移动 改进 恢复 | ||
本案公开了一种包皮环切器,包括:龟头罩,其用于将龟头与包皮隔开;环形切刀,其用于对隔开的包皮进行环切;外壳,其用于容置所述环形切刀,并与所述龟头罩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控制包皮的切割位置,使所述环形切刀受力后沿预定路径移动至包皮的切割位置进行环切;其中,所述环形切刀的外表面套有弹性圈;所述龟头罩中设有第一凹槽。本案通过对现有环切器结构的改进,以使得包皮在被环切后,通过弹性圈的固定使待缝合的包皮部分被固定在龟头罩上,从而便于医生对切口进行快速缝合;本案设计的环切器综合了传统环切手术和现行微创手术的优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患者术后痛苦少、恢复快、伤口愈合美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包皮环切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包皮环切器在环切包皮时,同时就在切口附近自动打上了缝合钉(钛钉),这使得医生在包皮环切结束后,无需缝合伤口,只需简单包扎一下即可完成手术。这样做看似可以大大简化医生的工作,减少患者的痛苦,但在临床实际中,却并非如此:因为钛钉不是缝线,无法被人体吸收消化,一般来说,钛钉会在患者伤口处存留至少两周以上,在此期间,患者会无时无刻不被存留的钛钉引起的刺痛感所折磨,尤其是在阴茎勃起的状态下,更加难以忍受。另外,在患者伤口愈合的过程中,有部分钛钉可能根本无法自然脱落,这就需要患者再次手术取出;不仅如此,如果术后伤口万一出现了部分感染、裂开,那么,手术医生将不得不考虑提前拆除全部钛钉、清创,并酌情使用缝线缝合伤口。所有这些既增加了患者的痛楚体验和就医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医疗资源的低效使用,使患者的就医满意度下降,增加了医患矛盾。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切口缝合依然能发挥充分的实用价值,针对对能够在环切后提高切口缝合效率的装置结构的改进也就具备了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案提出了一种包皮环切器,其通过对现有环切器结构的改进,使得其可以在环切后,便于医生对切口进行快速缝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包皮环切器,其包括:
龟头罩,其用于将龟头与包皮隔开;
环形切刀,其用于对隔开的包皮进行环切;
外壳,其用于容置所述环形切刀,并与所述龟头罩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控制包皮的切割位置,使所述环形切刀受力后沿预定路径移动至包皮的切割位置进行环切;
其中,所述环形切刀的外表面套有弹性圈;
所述龟头罩中设有第一凹槽。
优选的是,所述的包皮环切器,其中,所述龟头罩包括:
套罩,其呈杯形;
外延端,其设于所述套罩的开口沿边;
拉杆,其与所述套罩的底部相连;
其中,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外延端的侧壁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包皮环切器,其中,所述外延端的底部设有垫圈,且当所述龟头罩与所述外壳相连时,该垫圈正对所述环形切刀。
优选的是,所述的包皮环切器,其中,所述环形切刀的外表面设有隔层,所述弹性圈套于该隔层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包皮环切器,其中,所述隔层表面设有容置所述弹性圈的第二凹槽。
优选的是,所述的包皮环切器,其中,该包皮环切器还设有驱动组件,其包括有:
手柄,其与所述外壳可转动连接;
推杆,其通过压簧与所述环形切刀弹性连接;
联杆,其一端与所述手柄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推杆可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祝常德,未经祝常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18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普外科用吸盘式手术刀
- 下一篇:带有固定结构的穿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