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断路器串联静触头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0087.4 | 申请日: | 201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1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洋;张颖;黄银芳;蔡瑜昌;李生爱;张盼;尹宏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3/04 | 分类号: | H01H73/04;H01H71/02;H01H71/43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31272 | 代理人: | 周云 |
地址: | 20013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路器 串联 静触头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讲就是涉及一种断路器串联静触头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对低压电器元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随着光伏电厂的不断发展壮大,电厂所需的保护元件的性能指标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光伏电源直流系统中,低压电器的额定工作电压甚至高达DC1500V。采用断点串联的方法,可以提高断路器的分断性能。但是现有外接短接排安装在断路器基座外部,导致断路器外形尺寸增大,增加了安装空间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外接短接排安装在断路器基座外部,导致断路器外形尺寸增大,增加安装空间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断路器串联静触头安装结构,直接将静触头安装在基座背面的外部,利用绝缘底座防止动静触头电弧放电泄露发生安全事故,另一方面,通过静触头形状的改变,降低了零部件的成本;且静触头结构的更改使流过动静触头的电流方向相反,提高了动静触头间的电动斥力,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分断性能。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断路器串联静触头安装结构,它包括基座和串联静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静触头装在基座背面的外部。
进一步,所述串联静触头装在基座背面外部的凹槽内,绝缘底座封盖基座背面外部的凹槽。
所述串联静触头上伸出若干串接脚,每个串接脚上设有一个静触点,所述静触点伸入基座背面凹槽的过孔内与动触头对应。
所述静触点与对应的动触头电流方向相同或相反,且串联静触头上的相邻静触点的电流方向相同或者相反。
所述绝缘底座内伸出压柱,压柱抵住静触点。
进一步,所述绝缘底座内设有若干隔板,若干串联静触头之间利用隔板隔离开。
进一步,所述串联静触头用螺丝锁在基座背面的外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断路器串联静触头安装结构,直接将静触头安装在基座背面的外部,利用绝缘底座防止动静触头电弧放电泄露发生安全事故,降低了安装维护的难度,另一方面,通过静触头形状的改变,降低了零部件的成本;且静触头结构的更改使流过动静触头的电流方向相反,提高了动静触头间的电动斥力,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分断性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产品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产品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串联静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绝缘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一种断路器串联静触头安装结构,它包括基座1和串联静触头2,所述串联静触头2用螺丝锁在基座1背面的外部。
实施例2
如附图2~5所示,串联静触头2还能够是装在基座1背面外部的凹槽101 内,绝缘底座3封盖基座1背面外部的凹槽101,绝缘底座3内设有隔板302,2 个串联静触头2之间利用隔板302隔离开。其中,串联静触头2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能够是至少1个,隔板302数量根据串联静触头2的数量对应设置。
所述串联静触头2上伸出2个串接脚201,每个串接脚201上设有一个静触点202,所述静触点202伸入基座1背面凹槽101的过孔101a内与动触头4对应。
所述静触点202与对应的动触头4电流方向相同或相反,且串联静触头2 上的相邻静触点202的电流方向相同或者相反。
所述绝缘底座3内伸出压柱301,压柱301抵住静触点20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断路器串联静触头安装结构,直接将静触头安装在基座背面的外部,利用绝缘底座防止动静触头电弧放电泄露发生安全事故,降低了安装维护的难度,另一方面,通过静触头形状的改变,降低了零部件的成本;且静触头结构的更改使流过动静触头的电流方向相反,提高了动静触头间的电动斥力,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分断性能。
本实施例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顺时针”、“逆时针”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00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