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坑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9234.6 | 申请日: | 201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8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郑灿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艺新泰建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74;E02D15/04;E02D19/1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层搅拌桩 钻孔灌注桩 冠梁 基坑支护结构 基坑 支护 咬合 建筑工程施工 建筑施工领域 本实用新型 基坑支护桩 基坑止水 基坑周边 位置连接 支护结构 锚索 内切 岩体 止水 桩顶 桩体 帷幕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设计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钻孔灌注桩、深层搅拌桩和冠梁,钻孔灌注桩为基坑支护桩,若干相互咬合的深层搅拌桩为基坑止水帷幕,所述钻孔灌注桩在不侵占相邻深层搅拌桩咬合部分桩体的前提下,在靠近基坑一侧与深层搅拌桩内切,在深层搅拌桩和钻孔灌注桩的桩顶位置连接有冠梁,还包括连接冠梁和基坑周边岩体的锚索,能够充分发挥多种支护结构的优点,对基坑进行支护和止水,并且具有成本低、支护效果好的优点,保证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基坑属于临时性工程,其作用是提供一个空间,使基础的砌筑作业得以按照设计所指定的位置进行,基坑是建筑施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必须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并且基坑的支护必须符合相关行业标准。灌注桩支护是一种常见的基坑支护方式,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桩又可分为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等几类,但是单独使用这一种支护方式往往存在对基坑的支护不够完全的问题,严重时可能导致基坑塌方等重大建筑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采用了钻孔灌注桩加锚索支撑,四周采用深搅桩止水帷幕支护的结构形式,能够充分发挥多种支护结构的优点,对基坑进行支护和止水,并且具有成本低、支护效果好的优点,保证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钻孔灌注桩、深层搅拌桩和冠梁,钻孔灌注桩为基坑支护桩,若干相互咬合的深层搅拌桩为基坑止水帷幕,所述钻孔灌注桩在不侵占相邻深层搅拌桩咬合部分桩体的前提下,在靠近基坑一侧与深层搅拌桩内切,在深层搅拌桩和钻孔灌注桩的桩顶位置连接有冠梁,还包括连接冠梁和基坑周边岩体的锚索。
其中,冠梁与所述深层搅拌桩和钻孔灌注桩的桩顶之间设有支护桩,所述锚索的一端连接支护桩,锚索的另一端连接基坑周边岩体。
其中,深层搅拌桩的直径为700mm,所述钻孔灌注桩的直径为900mm。
其中,基坑止水帷幕长度为7.5m。
其中,锚索包括锚杆及固定于所述锚杆端部的锚头,所述锚头与所述支护桩锚固连接,所述锚杆尾部固定于基坑周边岩体,所述锚杆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 10°~30°。
其中,锚索的锚杆包括自由段和锚固段,所述锚固段锚固于所述支护桩,所述自由段连接基坑周边岩体。
其中,锚固段的锚杆由外到内包括硬塑料长注浆管、钢绞线、光面PVC管、PVC 软管、水泥砂浆。
其中,自由段的锚杆由内到外包括长注浆管、钢绞线、铁丝绑扎、定位环、扩张环和水泥砂浆。
其中,锚索的长度为16.5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采用钻孔灌注桩为基坑支护桩,若干相互咬合的深层搅拌桩为基坑止水帷幕,并设有与冠梁连接的锚索,钻孔灌注桩和锚索支撑相结合的支撑方式使得基坑的支护更加稳固,发挥了多组支护方式的优点,对基坑进行支护和止水,具有成本低、支护效果好的优点,保证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锚索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艺新泰建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科艺新泰建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92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