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细径电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7891.7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6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嘉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电电线(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06 | 分类号: | H01B5/06;H01B7/02;H01B7/18;H01B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细径电线。
背景技术
总所周知,电线是用连接各个电气设备传递电能的连接导线,目前有很多电线为了保证柔软性,采用的是单丝直径0.25mm或者更小的铜丝束绞。电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各股束绞导体的绝缘层会破损,束绞导体会有断丝,从束绞导体上散开的断丝长度足以跨过绝缘层。这些断丝之间的短路接触会大大加速电线的损坏,直至失效。因此现有的这些细径电线存在断丝造成短路的问题有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绝缘性能更好的细径电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细径电线,包括若干束绞导体,以及设置在束绞导体外的绝缘套管,相邻的所述绝缘导管之间设有绝缘隔板,所述绝缘隔板面向绝缘套管的面上设有弹性扣片,相邻的两个绝缘隔板以及两个弹性扣片之间形成一容置腔,所述绝缘套管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弹性扣片扣压在绝缘套管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绝缘隔板以及弹性扣片的结合,使得绝缘套管能很好的被固定住,一方面是加强了电线的结构,以及耐磨性,使得绝缘护套不易破损,减少断丝的情况发生;另一方便其直接的绝缘结构加强,即使出绝缘护套破损,断丝的情况发生,其断丝也被束缚在绝缘隔板和弹性扣片之间,不会造成相互干涉或者短路;因此改细径电线的绝缘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使用寿命也更加长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置腔内绝缘套管与绝缘隔板之间设置有填充物。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填充物能增强该细径电线的耐磨性、抗拉强度,另一方面填充物能与绝缘隔板和弹性扣片一起配合,将束绞导体更好的固定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填充物为麻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麻绳抗拉性能好,强度高,能大大提高该电线的抗拉强度,同时保护束绞导体,避免其被拉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绝缘隔板包括支架和套设在支架外的护套,所述支架硬度大于护套硬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架硬度相对较高,可以做为更强的支撑,当然整体硬度不会过高,支架必须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弹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护套与弹性扣片一体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这样弹性扣片的强度会更高,不容易损坏,使用更加长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皮层内设有有金属屏蔽层,所述金属屏蔽成内设有内皮层,所述内皮层与绝缘隔板抵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内皮层与绝缘隔板抵触,这样就能完全将各个束绞导体分隔开来,各个束绞导体都有独自的放置空腔,即使单个或者多个束绞导体出现断丝,也不会接触在一起,即不会出现短路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皮层内填充有麻绳或者塑料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内皮层内填充麻绳或者塑料线也是为了进一步将各个束绞导体分隔开来,同时也是增加了该细径电线的抗拉性能,提高了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细径电线通过设置绝缘隔板以及弹性扣片将各个束绞导体分隔开来,同时在配合填充物以及内皮层,大大提高了绝缘性能,同时也增加了抗拉性能,提高了该细径电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外皮层;2、束绞导体;3、绝缘套管;4、绝缘隔板;41、支架;42、护套;5、弹性扣片;6、容置腔;7、金属屏蔽层;8、内皮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细径电线,包括外皮层1、金属屏蔽层7、内皮层8、3股束绞导体2,以及设置在束绞导体2外的绝缘套管3,金属屏蔽层7位于外皮层1和内皮层8之间,金属屏蔽层7可以为铝箔片制成。相邻的绝缘导管之间设置绝缘隔板4,所有绝缘隔板4的一端是连在一起的,绝缘隔板4包括支架41和套设在支架41外的护套42,支架41作为支撑骨架,其硬度略大于护套42硬度,但至少相对高,整体而言支架41必须有良好的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电电线(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信电电线(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78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特殊形状的新型铜排
- 下一篇:环保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