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舱逃生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7517.7 | 申请日: | 201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4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宫慧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C9/02 | 分类号: | B63C9/02;B63B23/40 |
代理公司: |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32242 | 代理人: | 何红梅 |
地址: | 21117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舱 逃生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逃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船舱逃生结构。
背景技术
当大型船舶,潜艇、游艇、游轮、邮轮、油轮或舰船及大型航空母舰等船舶在海上遇到特殊情况时,通常可采用紧急逃生设备。现有的紧急逃生设备一般为救生艇、救生衣等,但是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往往会发生争抢救生设备的情况发生,这极易引发二次事故,无法保证乘客的人生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逃生更加容易的船舱逃生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船舱逃生结构,包括救生船、升降装置、逃生滑梯和充气橡皮艇,所述救生船有多个,且悬挂于船舶本体侧壁,救生船的长度等于船上相邻两扇窗户最远边缘之间的距离,即每两个窗户共用一条救生船;所述救生船通过船舶本体侧壁的升降装置悬挂在船舶本体上,每个升降装置都设有升降开关;所述逃生滑梯的上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在船舶本体的甲板边缘,逃生滑梯的下端通过绳索拴有卷绕的充气橡皮艇;所述甲板上设有电机和空气泵,所述电机通过链条与逃生滑梯的铰接轴传动连接,所述空气泵通过气管与充气救生艇连接;所述电机和 空气泵分别设有开关。
在上述的船舱逃生结构中,每一个窗户内部都设有破窗锤。
在上述的船舱逃生结构中,所述充气橡皮艇上配备有充气口塞。
在上述的船舱逃生结构中,所述气管穿过逃生滑梯内部连接至充气救生艇。
在上述的船舱逃生结构中,所述救生船上放置有若干救生圈。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船舱逃生结构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增加了紧急逃生时的逃生区域和逃生选择,人们可以选择在自己的房间或者甲板上进行逃生,避免了逃生时候的慌乱,并且逃生方式安全简单,逃生更加容易,可以在第一时间安排人员撤离,最大程度保障了乘客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逃生滑梯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船舶本体、2救生船、3升降装置、4窗户、5逃生滑梯、6铰接轴、7电机、8链条、9空气泵、10气管、11充气橡皮艇、12救生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船舱逃生结构,所述船舱逃生结构包括救生船2、升降装置3、逃生滑梯5和充气橡皮艇11,所述救生船2有多个,且悬挂于船舶本体1侧壁,救生船2的长度等于船上相邻两扇窗户4最远边缘之间的距离,即每两个窗户4共用一条救生船2。所述救生船2通过船舶本体1侧壁的 升降装置3悬挂在船舶本体1上,每个升降装置3都设有升降开关。所述逃生滑梯5的上端通过铰接轴6铰接在船舶本体1的甲板边缘,逃生滑梯5的下端通过绳索拴有卷绕的充气橡皮艇11;所述甲板上设有电机7和空气泵9,所述电机7通过链条8与逃生滑梯5的铰接轴6传动连接,所述空气泵9通过气管10与充气救生艇连接;所述电机7和空气泵9分别设有开关。
每一个窗户4内部都设有破窗锤。
所述充气橡皮艇11上配备有充气口塞,用于堵塞充气橡皮艇11的充气口。
平时救生船2通过升降装置3悬挂在船舶本体1侧壁上,同时救生滑梯也贴附在船舶本体1侧壁上,一旦发生海上灾情时,在房间内的人取下破窗锤,打碎窗户4玻璃,从窗户4进入救生船2,同时按下升降装置3的升降开关,将救生船2放入水中,进行逃生;由于每两个窗户4就配备有一个救生船2,逃生人群不会发生争抢,避免发生二次事故,大大增加了逃生几率。而在甲板上的人此时可以按下电机7和空气泵9的开关,电机7带动逃生滑梯5的铰接轴6旋转,将逃生滑梯5展开,空气泵9通过气管10对充气橡皮艇11充气,甲板上的人可以通过逃生滑梯5滑向充气橡皮艇11,然后解开绳索,并拔下气管10,用充气口塞将充气口堵塞,即可利用充气橡皮艇11逃生。
所述气管10穿过逃生滑梯5内部连接至充气救生艇。
所述救生船2上放置有若干救生圈12。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船舶本体1、救生船2、升降装置3、窗户4、逃生滑梯5、铰接轴6、电机7、链条8、空气泵9、气管10、充气橡皮艇11、救生圈1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75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