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体积混凝土自动控制测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7100.0 | 申请日: | 201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5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郭战奎;丁祥华;江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港嘉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3/00 | 分类号: | G01K13/00;G01N3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积 混凝土 自动控制 测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温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自动控制测温装置。
背景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米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温升峰值是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的最高温升值。
里表温差是指混凝土浇筑体中心与混凝土表层温度之差。
降温速率是指散热条件下,混凝土浇筑体内部温度达到温升峰值后,单位时间内温度下降的值。
有害裂缝是指影响结构安全或使用功能的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宜对施工阶段大体积混泥土浇筑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试算,并确定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升峰值、里表温差及降温速率的控制指标;在施工阶段需要对混凝土浇筑体内的温升峰值、里表温差及降温速率进行定期监测,并根据确定的温升峰值、里表温差及降温速率的控制指标,制定相应的温控技术措施,防止因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的产生。
其中,温控指标宜符合以下规定:
1)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
2)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
3)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现在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阶段,一般采用JDC-2建筑电子测温仪实现对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度测量。JDC-2建筑电子测温仪包括主机和测温线,施工测温方案确定后,根据测温点数量和深度选用长度规格合适的测温线;比如实际测温点深度为0.2米至0.3米的,可以选用规格为0.5米的测温线。在进行测温线的预埋时,可以采用钢筋等杆件作为支撑物,将测温线按照纵向测温点距离绑在支撑物上,需要注意的是,温度传感器与支撑物之间要做隔热处理。
在浇筑混凝土时,将绑好的测温线的支撑物植入混凝土中,温度传感器处于测温点位置,插头留在混凝土外面并用塑料袋罩好。为了便于操作,留在混凝土外面的导线长度应大于20厘米。
测温时,按下主机电源开关,将测温线的插头插入主机插座中,主机显示屏上即可显示相应测温点的温度。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操作容易使预埋的测温线发生断裂,从而直接导致测温工作的失败。
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体积混凝土自动控制测温装置,具有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自动控制测温装置,包括具有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的主机和预埋在混凝土浇筑体内且具有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连接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测温部,所述测温部还包括耦接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以将测量的混凝土浇筑体内的温度转化为第一电信号输入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温度传感器;用于向所述温度传感器提供工作电压的电源模块;以及内部形成有用于放置所述电源模块、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和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任意一端开设有供所述温度传感器穿出的穿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浇筑混凝土时,把测温部植入混凝土内并使温度传感器处于测温点位置;在进行测温操作时,打开主机,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接收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的温度信息,从而实现对混凝土浇筑体内的温度的测量;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实现温度信息的传输,有效克服了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容易使测温线断裂而导致测温工作失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面向钢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隔热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钢筋上的温度会干扰对混凝土浇筑体内的温度的测量,所以需要在测温部和钢筋之间设置隔热板,隔热板起到阻隔钢筋上的温度传导至测温部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上固定连接有朝向钢筋延伸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卡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箍组件起到把壳体固定在钢筋上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包括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的两端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三连接杆;所述卡箍组件设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中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测温部和钢筋之间具有较好的连接强度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港嘉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港嘉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71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字型磁芯排线装置
- 下一篇:避免频繁更换的绕线线圈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