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家用花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5422.1 | 申请日: | 201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6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杨茗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茗晰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家用 花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花盆,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家用花盆。
背景技术
花盆是目前常用的室内花卉培养器具,种植花卉的花盆形式多样,大小不一。目前常见的花盆有玻璃钢花盆、砂岩花盆、GRC水泥花盆、菱镁花盆、瓦盆、紫砂盆、瓷盆、釉陶盆、水盆、塑料盆、石材盆等,这些花盆的外观精致美观,但是其结构单一,并无其他功能,现有植物在养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几种常见问题:1、当一些根茎类植物生产成长到一定阶段时,会随着高度的增高而产生弯曲的现象,现有常见的花盆无法解决这一问题;2、在北方的冬季,人们由于经常开窗透气,极易导致窗前的植物受到冷空气的侵袭,导致植物冻伤或冻死;3、在人们对于植物的培育过程中,需要经常对植物进行浇水,浇水前需要用瓶子或是水桶提前困水,并且浇水时需要使用喷淋器对植物喷淋浇水,使用不便。
例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520491911.9的一种复式透气花盆,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式透气花盆,包括花盆内胆与花盆外壳,其中花盆内胆设置于花盆外壳中,花盆内胆与花盆外壳底部都设置有通水孔,花盆内胆外径小于花盆外壳内径,花盆内胆与花盆外壳顶端通过封闭设置将花盆内胆与花盆外壳之间的空隙遮住。该实用新型存在着结构单一的问题,无法合理解决现有植物培育过程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家用花盆,内部设置内壁上粘结吸水保温棉层的培育盆,便于保湿保温,培育盆底端设置集水盆,便于收集渗漏水,培育盆上端插接第一防护装置、第二防护装置,便于矫正植物的生长形态,防止成长歪斜,第二防护装置上端插接浇淋装置,便于对植物进行浇淋,使得植物培育过程更为轻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家用花盆,包括培育盆、四根旋转连接杆、旋转座、承接座、集水盆、固定底座、第一防护装置、第二防护装置、浇淋装置,所述培育盆底端均匀粘接四根旋转连接杆,四根旋转连接杆底端均匀粘接在旋转座上;所述承接座顶端设置圆形凹槽,圆形凹槽内侧间隙配合连接旋转座,承接座底端粘接在集水盆内侧;集水盆底端粘接在固定底座上端;所述培育盆上端设置第一防护装置,第一防护装置上端设置第二防护装置,第二防护装置上端设置浇淋装置。
所述培育盆由圆柱形盆体、圆环连接座构成,圆柱形盆体外侧下端粘接圆环连接座;所述圆柱形盆体内部底面上设置多个圆形透气漏水孔;所述圆环连接座顶面上均匀设置六个第一圆形插接槽。
所述第一防护装置由第一圆柱形防护板、六根第一圆柱形插接柱构成,第一圆柱形防护板底端均匀粘接六根第一圆柱形插接柱;所述六根第一圆柱形插接柱下端分别插入至圆环连接座顶面上均匀设置的六个第一圆形插接槽内侧;所述第一圆柱形防护板顶面上均匀设置三个第二圆形插接槽。
所述第二防护装置由第二圆柱形防护板、三根第二圆柱形插接柱构成,第二圆柱形防护板底端均匀粘接三根第二圆柱形插接柱;所述三根第二圆柱形插接柱下端分别插入至第一圆柱形防护板顶面上均匀设置的三个第二圆形插接槽内侧;所述第二圆柱形防护板顶面上均匀设置三个第三圆形插接槽。
所述浇淋装置由进水管、储水筒、带有控水阀门的输水管、底面设置多个圆形出水孔的浇淋头、三根第三圆柱形插接柱构成,进水管通过螺纹连接在储水筒顶端中间,储水筒底端中间通过螺纹连接带有控水阀门的输水管,带有控水阀门的输水管底端通过螺纹连接底面设置多个圆形出水孔的浇淋头;所述储水筒底端均匀粘接三根第三圆柱形插接柱,三根第三圆柱形插接柱下端分别插入至第二圆柱形防护板顶面上均匀设置三个第三圆形插接槽内侧。
所述培育盆内壁上粘结吸水保温棉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家用花盆,内部设置内壁上粘结吸水保温棉层的培育盆,便于保湿保温,培育盆底端设置集水盆,便于收集渗漏水,培育盆上端插接第一防护装置、第二防护装置,便于矫正植物的生长形态,防止成长歪斜,第二防护装置上端插接浇淋装置,便于对植物进行浇淋,使得植物养殖过程更为轻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部培育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部旋转连接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内部旋转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内部承接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第一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第二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茗晰,未经杨茗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54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线效果好的电线加工用分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安全性高的跨境商务物流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