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冶金工业用配电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3739.1 | 申请日: | 2017-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1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蕾;吴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晓蕾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H02G3/08;H02B1/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4 山东省莱芜市钢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冶金工业 配电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冶金工业用配电箱。
背景技术
冶金工业用配电箱是数据上的海量参数,一般是构成低压林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冶金工业用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
冶金工业用配电箱常见故障主要就是因为环境温度对低压电器影响引起的故障,配电箱中的低压电器,由熔断器、交流接触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电容器及计量表等组成。周围空气温度的上限不超过40℃;周围空气温度24h的平均值不超过35℃;周围空气温度的下限不低于-5℃或-25℃,因而需要降温和保温措施来对配电箱进行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冶金工业用配电箱,具备对配电箱起到保温和降温双向作用的优点,解决了环境温度对配电箱影响引起的故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电箱,包括配电箱本体、配电箱本体正面通过合页铰接的柜门,所述配电箱本体的两侧均焊接有与其相连通的侧架,所述侧架的内腔分别从内至外滑动插入有第二内板和第一内板,所述第二内板包括第二内板本体、第二内板本体正面安装的波纹导热板、第二内板本体背部安装的隔热板、隔热板表面等距离开设的散热孔、散热孔内侧安装的滤网,所述第一内板包括第一内板本体、第一内板本体背部安装的保温隔板、第一内板本体内腔安装的加热管,所述侧架的外侧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外侧安装有电源,所述电源的一侧通过电线连接有插头。
优选的,所述配电箱本体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的内腔开设有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第二内板设有波纹导热板的一面与第一内板未设保温隔板的一面相连通,第二内板和第一内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滑轮,第二内板和第一内板的正面均安装有把手,所述滑轮与侧架内腔顶部和底部安装的滑轨相滑动连接,所述侧架的顶部焊接有吊环。
优选的,所述散热风扇包括风扇外架、风扇外架内腔通过电机架安装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输出轴上安装的扇叶。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的一侧嵌入有磁块,所述磁块与侧架连接处内腔开设的凹槽相吸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插头、侧架、滑轨、第二内板、第一内板、电源、电线、散热风扇和滑轮,在配电箱内需要降温的情况下,通过滑轨和滑轮抽出侧架内的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启动散热风扇对配电箱本体进行散热,使配电箱本体内的温度不会过高,从而使配电箱能够正常的进行使用,在需要保温时,通过启动第一内板内的加热管,加热管将热量传导至波纹导热板,然后通过散热孔将温度传导至配电箱本体内,对配电箱本体内的元件进行保温,同时采用散热孔间接导温,避免直接加热,温度过高导致元件损坏,进一步使温度升高的速度更为稳定,达到了对配电箱起到保温和降温双向作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内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内板正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内板背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风扇侧面示意图。
图中:1减震垫、2配电箱本体、3柜门、4插头、5把手、6侧架、7吊环、8滑轨、9第二内板、91第二内板本体、92波纹导热板、93隔热板、94散热孔、95滤网、10第一内板、101第一内板本体、102保温隔板、103加热管、11电源、12电线、13散热风扇、131旋转电机、132风扇外架、133电机架、134扇叶、14合页、15滑轮、16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晓蕾,未经李晓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37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