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程泵轴承润滑方式快速切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3291.3 | 申请日: | 2017-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6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叶张益;陈福乐;陈晓秦;林志锋;陈茂诚;贾挺银;陈威;聂小宁;陆海群;姜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利特荏原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6 | 分类号: | F04D29/06;F04D29/0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程 轴承 润滑 方式 快速 切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程泵部件改进,尤其涉及一种流程泵轴承润滑方式快速切换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流程泵的轴承体,分为自润滑和纯油雾润滑两种产品,两者结构不同,只能分别满足自润滑和纯油雾功能;但如今越来越多用户要求选用纯油雾润滑作为主要润滑方式,但同时担心油雾系统出故障时需要自润滑方式作为备用方案;为此研究开发满足自润滑和纯油雾润滑快速切换功能的快速切换结构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快速进行自润滑和纯油雾润滑快速切换的流程泵轴承润滑方式快速切换结构,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流程泵轴承润滑方式快速切换结构,包括泵箱体4,安装于泵箱体4上的主轴10以及设于主轴10上的后轴承组3和前轴承6,所述后轴承组3外端设有连接部件1,所述前轴承6外端设有前轴承连接件601,所述连接部件1上设有第一油雾入口2,所述前轴承连接件601上设有第二油雾入口5,所述泵箱体4上在后轴承组3下方设有第二回油孔9将连接部件1内腔与泵箱体4内腔连通,所述第二回油孔9外端设有第二回油孔螺纹901,所述泵箱体4上在前轴承6下方设有第一回油孔7将前轴承连接件601内腔与泵箱体4内腔连通,所述第一回油孔7外端设有第一回油孔螺纹701,所述泵箱体4底部设有纯油雾出口8。
本实用新型的快速切换原理及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方案的一种流程泵轴承润滑方式快速切换结构正常情况下当采用纯油雾润滑时,分别将第一回油孔和第二回油孔螺纹用堵丝堵上,同时拆卸油杯和放气塞,用丝堵堵上安装孔,纯油雾从连接件上方的第一油雾入口和第二油雾入口进来,经过轴承体,从轴承体下方的纯油雾出口排出;当油雾润滑出现问题时,可以分别将第一回油孔和第二回油孔螺纹里的堵丝拆除,同时将第一油雾入口、第二油雾入口和纯油雾出口用堵丝堵上,即可在不更换轴承体的前提下,快速进行润滑方式的切换,具有结构简单,不更换主要零部件、切换速度快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流程泵轴承润滑方式快速切换结构,包括泵箱体4,安装于泵箱体4上的主轴10以及设于主轴10上的后轴承组3和前轴承6,后轴承组3外端设有连接部件1,前轴承6外端设有前轴承连接件601,连接部件1上设有第一油雾入口2,前轴承连接件601上设有第二油雾入口5,泵箱体4上在后轴承组3下方设有第二回油孔9将连接部件1内腔与泵箱体4内腔连通,第二回油孔9外端设有第二回油孔螺纹901,泵箱体4上在前轴承6下方设有第一回油孔7将前轴承连接件601内腔与泵箱体4内腔连通,第一回油孔7外端设有第一回油孔螺纹701,泵箱体4底部设有纯油雾出口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利特荏原泵业有限公司,未经嘉利特荏原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32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