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抛光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2765.2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2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陆晶晶;李小红;王建伟;任海雷;李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B24B41/00 |
代理公司: | 绍兴普华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74 | 代理人: | 范琪美 |
地址: | 31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光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抛光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的车灯通常包括灯和灯罩,灯罩一般通过注塑直接成型,成型之后通常需要通过抛光装置对灯罩的外表面进行抛光,使其外表面变得光滑平整。但由于灯罩的外表面具有一定的弧度,在对其进行抛光操作时通常需要以不同的抛光倾斜角度对灯罩的外表面进行抛光,才能对整个灯罩进行良好的抛光。从而每个灯罩在加工时都需要进行多次、多角度的抛光操作,占用的时长极大,极大程度的降低了灯罩的生产效率,费时费力且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抛光效率高的抛光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抛光设备,包括抛光操作台、可转动的设于抛光操作台上的底座、设于底座内的海绵层、置于海绵层上的抛光装置及用于驱动底座转动的驱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装置包括底部的支撑层、固设于支撑层上表面的连接层及固设于连接层上表面的抛光层;所述连接层由柔性材料制成,该支撑层可在对工件进行抛光时发生变形以贴合工件外表面。本发明的抛光装置设置在海绵层上,且支撑层可发生形变,当工件置于抛光装置上并且设备对工件施加向下的压力时,工件即可陷入至海绵层内,同时支撑层带动抛光层发生形变进而完全包覆在工件的外表面上,在抛光时可直接对工件的整个外表面同时进行抛光操作;相较传统的抛光设备而言,无需对工件进行多次、多角度的抛光,极大程度的缩短了抛光工艺的时长占用,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且在底座转动的过程中,抛光装置跟随底座一同转动,对工件的不同位置进行抛光操作;由于抛光装置可发生形变,即使工件的不同位置的弯曲弧度不一致,抛光装置也可在接触工件的同时变形成适应于该弧度的形状,保持抛光装置在左右动作的过程中,始终贴合在工件外表面,保证工件外表面上的每一处均被良好的抛光,抛光效果好,工件基本无需进行返工,抛光合格率高;设置了连接层,且连接层设置在支撑层的上表面上,从而连接层可对支撑层起到一定的拖拽作用,使得支撑层不会下翻,同时在连接层发生形变时,支撑层也可受到连接层的拉拽力,在连接层与海绵层的双重配合下,有效将支撑层限制在包覆在工件外表面的状态下,实现对工件外表面的良好抛光;且连接层为柔性材料制成,可带动抛光层产生良好的形变,保证抛光层与工件外表面紧密贴合,工件表面受力更为均匀,抛光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支撑层由金属制成;所述支撑层包括至少三排支撑杆,每排支撑杆均包括沿该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分布的多个支撑板,相邻支撑板之间为活动连接;从而每个支撑板均可以单独实现翻动,各个支撑板之间的翻转状态均可不同,更好的适应工件的外表面,特别是在对形状不规则的灯罩进行加工时,依旧可以实现抛光层与灯罩之间的紧密贴合,实现良好的抛光效果;金属制成的支撑层具有一定的硬度,使得抛光装置在能够形变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牢固性,实现对工件表面的良好抛光。
作为优选,还包括一抛光配合装置,该抛光配合装置包括支架、设于支架上的轨道、可于轨道上前后往复动作的移动臂、用于驱动所述移动臂前后移动的位移驱动件及设于轨道下方的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设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凹槽;所述轨道向前动作时,该轨道的前端伸至所述注塑腔上方位置,所述轨道向后动作时,该轨道的后端伸至所述出料单元上方位置;通过轨道的前后动作可使得轨道分别延伸至注塑腔上方和出料单元上方,从而工件在各个单元之间移动时,可直接通过移动臂带动其移动,实现自动化操作;且轨道仅向前动作时伸至注塑腔上方,以使移动臂移动至注塑腔位置对其内的工取出,在注塑过程中,轨道可向后动作进而离开注塑腔上方,不会对上模的的下移造成阻挡,保证注塑操作的正常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臂包括移动臂本体、设于该移动臂下部的延伸部及套设于该延伸部外的吸盘;通过吸盘直接将工件吸紧在移动臂上,吸盘粘附在工件的内表面上,相较用夹具夹持工件的情况而言,工件的外表面全部裸露出来,不会存在被夹具遮挡的情况,保证工件的所有外表面均与抛光装置相接触,不会存在抛光死角;且由于吸盘粘附在工件的内表面上,在抛光的过程中依旧可以保持两者之间的连接,在抛光完成后之间将工件移动至出料单元,省去中间松开再夹持工件的时间,缩短加工的时长占用,提高加工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吸盘上设有突出于吸盘上表面的加强段,该加强段的长度为10-15cm;所述加强段具有一连接腔,所述延伸部与该连接腔为过盈配合;实现吸盘与连接臂之间的牢固连接,即使在底座高速转动对工件抛光的过程中,吸盘与连接臂也不会脱离;同时保证两者之间的良好密封,实现吸盘与工件之间的牢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27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单板自动抛光机
- 下一篇:一种带有吸尘功能的抛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