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陶瓷手机外壳的生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0304.1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99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余明先;吴沙鸥;刘继红;李毅;张耀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百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5/00 | 分类号: | B28B15/00;B28B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胡枫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手机外壳 生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外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陶瓷手机外壳的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氧化锆陶瓷具有高强、高硬、耐高温、耐腐蚀、耐氧化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尤其是具有较高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用作手机外壳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但用于手机后盖领域,陶瓷材料本征的脆性还是限制了其使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陶瓷材料晶粒尺寸达到纳米级时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突破性的改变,如超塑性、延展性、高强度等,要控制陶瓷的晶粒尺寸就必须在陶瓷烧结过程中快速达到致密化,使陶瓷在致密前晶粒来不及长大。现有氧化锆陶瓷手机外壳的生产系统,生产周期长,在成型3D等复杂形状时需要采用CNC(数控机床),具体是直接做一个手机外壳块体,通过CNC加工出四面弧,由于陶瓷硬度大,这样的后端加工量非常大,加工成本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陶瓷手机外壳的生产系统,后端加工量少,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产品成本。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陶瓷手机外壳的生产系统,包括:
用于添加生产原料的加料器;
设于加料器的下方,用于将生产原料进行球磨混合处理的球磨机;
与球磨机相连接,用于将混合后的生产原料进行真空脱泡处理的真空脱泡机;
与真空脱泡机相连接,用于将真空脱泡后的生产原料进行流延成型处理的流延机;
与流延机连接,用于将流延膜片微分为相应形状和尺寸的微分膜片的微分机;
用于将微分膜片进行成型处理的模具;
用于将模具进行包装密封处理的包装机;
与包装机连接,用于将模具进行等静压处理、得到生坯的等静压设备;
与等静压设备连接,用于将生坯进行烧结的烧结设备。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模具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设有凸台,所述第二模具设有凹槽,所述凸台和凹槽相适配。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微分机和包装机之间设有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上方放置有所述第一模具。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模具的上方设有用于移动微分膜片和第二模具的机械手。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机械手上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实现机械手和模具的对准。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真空脱泡机的真空度为0.01-0.2MPa。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烧结设备包括排胶炉和高温烧结炉,所述高温烧结炉的烧结温度为1350-1500℃。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研磨抛光机,所述研磨抛光机设于烧结设备之后。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包括加料器、球磨机、真空脱泡机、流延机、微分机、模具、包装机、等静压设备和烧结设备,其中,流延机和微分机用于取代传统的CNC数控机床,就可以加工得到2D、2.5D和3D等复杂形状,能满足不同规格手机的要求。本实用新型在制备大尺寸薄样品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满足大规模生产,且后端加工量少且简单,能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产品成本。而且,本实用新型制备得到的陶瓷手机外壳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硬度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陶瓷手机外壳的生产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模具的主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左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陶瓷手机外壳的生产系统,包括:
用于添加生产原料的加料器1;
设于加料器1的下方,用于将生产原料进行球磨混合处理的球磨机2;
与球磨机2相连接,用于将混合后的生产原料进行真空脱泡处理的真空脱泡机3;
与真空脱泡机3相连接,用于将真空脱泡后的生产原料进行流延成型处理的流延机4;
与流延机4连接,用于将流延膜片微分为相应形状和尺寸的微分膜片的微分机5;
用于将微分膜片进行成型处理的模具6;
用于将模具进行包装密封处理的包装机7;
与包装机7连接,用于将模具进行等静压处理、得到生坯的等静压设备8;
与等静压设备8连接,用于将生坯进行烧结的烧结设备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百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百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03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筒形耐火材料模具脱模用震动平台
- 下一篇:一种天线姿态的检测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