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建筑托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0138.5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5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林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仁军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E04G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37 | 代理人: | 徐李娜 |
地址: | 31752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建筑 托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托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建筑托架。
背景技术
建筑托架又叫框架或者支撑体,其一般由支架、立柱、横梁和挂件组成,面板通过支撑体固定于主体支撑(例如水泥墙体),进而形成具有架空空间的贴面墙,这样在架空空间内可以填充填充物,由于填充物与支撑体的可分离性,即可保证支撑体具有良好的耐用性,也可使得填充物具有很好的可变换性,当然也可更换不同厚度及不同性能的面板,这些都将使得贴面墙具有使用寿命长、耗能少、施工简单等特点,因为被广泛应用。
现有技术中,建筑托架的搭建和组装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效率很低,尤其对于大体积的建筑托架的搭建,不仅建筑托架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得不到有效保障,而且搭建好的建筑托架不能对其随便移动或者部分拆除,这使得建筑托架的灵活性较差,重复利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组装效率高、能够移动和重复利用的模块化建筑托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模块化建筑托架,包括多个能够拼装在一起的支撑模块,每个支撑模块都包括支架和横梁,横梁通过支架固定于主体支撑。
其中,每个支撑模块还包括立柱,横梁通过立柱固定于支架。
其中,横梁上挂有可移动的挂件,面板通过挂件安装于横梁。
其中,挂件通过膨胀螺钉或者预埋于面板的预埋件与面板固接。
其中,挂件设有卡槽,横梁设有与卡槽卡接的卡条。
其中,挂件为S形挂件或为R形挂件。
其中,主体支撑与支架之间的固接方式、支架与立柱之间的固接方式、以及立柱和横梁之间的固接方式均为螺栓固接。
其中,支架设有用于调节立柱或横梁位置的调节孔。
其中,立柱的横截面为方形、L形、T形或者U形。
其中,支架设有用于卡持立柱或者横向的卡持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建筑托架,其结构包括多个能够拼装在一起的支撑模块,每个支撑模块都包括支架和横梁,横梁通过支架固定于主体支撑,然后面板固定于横梁上,这样由于各个支撑模块都是独立的,在现场可以很方便、高效地将多个支撑模块拼接组装在一起进而形成所需要的建筑托架,省时省力,而且在需要整体或者部分移动建筑托架时,只需将支撑模块逐个从主体支撑上拆下来,然后移到所需位置再将各个支撑模块拼装起来并固定在主体支撑即可,灵活性强,重复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的一种模块化建筑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隐藏面板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一种模块化建筑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隐藏面板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的一种模块化建筑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的隐藏面板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6中的附图标记:
1-支架、11-卡持槽;
2-立柱、21-卡持凸板;
3-横梁、31-卡持板、32-卡条;
4-挂件、41-卡槽;
5-面板;
6-调节孔;
7-预埋件。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仁军,未经林仁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01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吊杆安装装置
- 下一篇:用于设计柱顶位于既有地面以下的格构柱精确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