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焊管机板材输送辊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338799.4 | 申请日: | 2017-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9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 发明(设计)人: | 蒋正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中孚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9/32 | 分类号: | B23K9/32;B21D1/02;B23K101/06;B23K103/04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3 | 代理人: | 万花 |
| 地址: | 211409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板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管机板材输送辊,属于焊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高频氩弧焊管机组在我国是很广泛使用的管材生产设备,这些设备成型部分均采用金属材料做成,通过机床加工和热处理,从而达到使用的要求。焊接装置是焊接机组的关键部分,由钢带经过几道成型后,最终通过焊接装置对成型缝进行焊接,由于时生产细小、薄壁的焊管,因此,对焊接装置的精度要求很高。
现有的焊管机组在输送钢板材料时是通过两个平行设置的输送辊挤压钢板材料对钢板材料进行输送,输送辊在输送过程中需要对钢板材料表面形成一定的挤压力,通过两个辊的上下挤压使得钢板在输送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张力并且保证钢板表面平整度。但是钢板材料的厚度不同,当输送玩大厚度钢板后需要输送小厚度钢板时,由于两个辊的间隙较大不能对钢板进行挤压故需要调整两个辊的间距。调整辊间间距工序繁琐,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焊管机板材输送辊,方便操作,适用性广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焊管机板材输送辊,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输送辊架(1),输送辊架(1)之间设置有两个平行设置的转动轴(3),转动轴(3)与输送辊架(1)转动连接,转动轴(3)上套接有输送辊(2),输送辊(2) 与转动轴(3)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装置;所述两个转动轴(3)上套接的输送辊(2)之间紧压接触。
优化的,上述焊管机板材输送辊,所述弹性支撑装置包括内套筒(41)和外套筒(42),内套筒(41)套接于转动轴(3)上并且与转动轴(3)键连接;所述外套筒(42)套接于输送辊(2)内并且与输送辊(2)内壁键连接;所述内套筒(41)套接于外套筒(42),内套筒(41)外壁与外套筒(42)内壁之间设置有若干弹性支撑部件。
优化的,上述焊管机板材输送辊,所述弹性支撑部件为弹性支撑杆(43),弹性支撑杆(43)的两端分别与内套筒(41)外壁、外套筒(42)内壁固定焊接。
优化的,上述焊管机板材输送辊,所述弹性支撑杆(43)为弧形支撑杆。
优化的,上述焊管机板材输送辊,所述弹性支撑杆(43)的弧形开口内设置有增压支撑杆(44),增压支撑杆(44)为弧形杆,增压支撑杆(44)的两端与弹性支撑杆(43) 弧形开口内侧固定连接。
优化的,上述焊管机板材输送辊,所述增压支撑杆(44)的弧形开口方向与弹性支撑杆(43)的弧形开口方向相对设置。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增加了弹性支撑装置,以使两个平行的输送辊(2)能适应不同厚度的钢板的输送。本申请中两个输送辊(2)之间始终保持紧压接触,在初始状态时,将两个输送辊(2)间距调小直至两个输送辊(2)的表面紧压接触,这时弹性支撑杆(43) 受力后变形,通过弹性支撑杆(43)的弹性恢复力支撑两个输送辊(2)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接触压力。当连个输送辊(2)之间输送钢板时,钢板不论厚度大小,其表面均能够受到来自两个输送辊(2)的压力,钢板厚度大时,压力大,钢板厚度小时,压力较小。这样当输送完大厚度的钢板后不需进行调整就能够对小厚度钢板进行输送,降低了操作难度。增压支撑杆(44)辅助弹性支撑杆(43),为弹性支撑杆(43)提供更大的弹性恢复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焊管机板材输送辊,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输送辊架(1),输送辊架 (1)之间设置有两个平行设置的转动轴(3),转动轴(3)与输送辊架(1)转动连接,转动轴(3)上套接有输送辊(2),输送辊(2)与转动轴(3)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装置;所述两个转动轴(3)上套接的输送辊(2)之间紧压接触。
所述弹性支撑装置包括内套筒(41)和外套筒(42),内套筒(41)套接于转动轴(3) 上并且与转动轴(3)键连接;所述外套筒(42)套接于输送辊(2)内并且与输送辊(2) 内壁键连接;所述内套筒(41)套接于外套筒(42),内套筒(41)外壁与外套筒(42) 内壁之间设置有若干弹性支撑部件。所述弹性支撑部件为弹性支撑杆(43),弹性支撑杆 (43)的两端分别与内套筒(41)外壁、外套筒(42)内壁固定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中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扬州中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87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保护罩的焊枪
- 下一篇:惰性气体保护焊训练辅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