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电流小型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6810.3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9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赵红良;杨志国;卞恩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圣普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3/18 | 分类号: | H01H7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万秀娟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小型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电流小型断路器。
背景技术
小型断路器,尤其是大电流小型断路器在分断时会产生电弧,电弧沿着引弧板引到灭弧罩内隔断熄灭,在大电流分断时,由于电流迅速减小,电磁线圈会产生感应电流阻碍电流减小,从而使静触头和动触头之间的电弧不能快速熄灭,影响小型断路器的正常分断,并提高了小型断路器内部温升,是提高小型断路器额定电流的一大阻碍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止灭弧罩内产生的热量气体和电弧上窜的大电流小型断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大电流小型断路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操作机构、电磁系统、灭弧罩、接线端子,操作机构和电磁系统设置在壳体的上部,灭弧罩设置在电磁系统下方,接线端子设置在壳体两端,电磁系统包括电磁线圈、静触头,电磁线圈两端分别与接线端子和静触头上端连接,静触头下端形成向内弯曲的弯曲部,弯曲部上连接有延伸到灭弧罩上方的上引弧板,上引弧板沿灭弧罩上端面平行延伸,所述上引弧板包括前半部和后半部,前半部与静触头连接,后半部与接线端子连接,后半部与前半部之间形成一道缝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引弧板的前半部的末端形成一个缺口,上引弧板的后半部的前端形成凸起插置在所述缺口内。通过凸起与内凹的缺口相互配合,通过这种相互穿插的配合,使电弧更加容易跨过上引弧板的前半部和后半部之间的缝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引弧板的前半部前端焊接在静触头的弯曲部内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线端子包括接线框和接线板,接线板包括外连部、过渡部、内连部,外连部和内连部水平设置,过渡部垂直连接在外连部和内连部之间,外连部插置在接线框内,内连部与电磁线圈一端连接,上引弧板的后半部连接在过渡部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引弧板从静触头下端延伸到接线端子上,并在上引弧板中间设置一段夹缝隔断正常通电时的电流,在分断大电流时,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会直接通过上引弧板,由于上引弧板远比电磁线圈短,通过上引弧板的电流的减小速度远快过通过电磁线圈的减小速度,因此达到快速减小电流的目的,实现电弧的快速分断,大大提高了小型断路器的额定电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电磁系统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电磁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是一种大电流小型断路器,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的操作机构2、电磁系统3、灭弧罩4、接线端子5,操作机构2和电磁系统3设置在壳体1的上部,灭弧罩4设置在电磁系统3下方,接线端子5设置在壳体1两端,电磁系统3包括电磁线圈31、静触头32,电磁线圈31两端分别与接线端子5和静触头32上端连接,静触头32下端形成向内弯曲的弯曲部33,弯曲部33上连接有延伸到灭弧罩4上方的上引弧板34,上引弧板34沿灭弧罩4上端面平行延伸,上引弧板34包括前半部341和后半部342,前半部341与静触头32连接,前半部341前端焊接在静触头32的弯曲部33内侧,后半部342与接线端子5连接,接线端子5包括接线框52和接线板51,接线板51包括外连部511、过渡部512、内连部513,外连部511和内连部513水平设置,过渡部512垂直连接在外连部511和内连部513之间,外连部511插置在接线框52内,内连部513与电磁线圈31一端连接,上引弧板34的后半部342连接在过渡部512上,上引弧板34的前半部341的末端形成一个缺口343,上引弧板34的后半部342的前端形成凸起344插置在缺口343内,后半部342与前半部341之间沿凸起344和缺口343的连接处形成一道缝隙34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圣普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圣普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68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