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感应复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5344.7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7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侯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3/02 | 分类号: | G01R33/02;G05D23/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谭雪婷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感应 复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感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感应复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提高,人们对电磁感应绝对量要求越来越高,进而电磁感应的应用范围也随之扩展。在间断应用领域中(即那些会时常对电磁仪开电、关电),由于其物理环境及外围电路的特性,按照现有技术无法保证一台独立的电磁仪在一些对感应值非常精确的应用下,每次开机稳定后都能输出精确的感应值,即复现性不高,这对实际应用是非常不利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带补偿的且具有高复现性的电磁感应复现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感应复现装置,包括电磁感应环境发生模块、多路磁探头模块、磁强仪、温控模块、寄存器、单片机和磁场电流补偿模块;
所述电磁感应环境发生模块适于输出送至多路磁探头的磁信号;
所述多路磁探头模块适于将所述磁信号进行隔离后进行多路输出,其中一路输出至用户端,其余一路送至磁强仪;
所述磁强仪适于在接收到所述磁信号后在所述单片机的控制下测量该磁信号的磁强大小,并将测量信号传递至所述寄存器;
所述寄存器耦合至所述单片机,所述单片机能够访问寄存器和获得相应的磁强大小值;
所述磁场电流补偿模块适于在所述单片机的控制下对所述电磁感应环境发生模块的工作电流进行修正补偿;
所述磁强仪设置在所述温控模块,所述温控模块适于为所述磁强仪提供恒温的工作环境。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感应环境发生模块是由VCCS恒流模块、磁感应线圈筒和螺旋绕制在所述磁感应线圈筒外部的漆包线线圈构成,所述漆包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所述VCCS恒流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磁场电流补偿模块包括连接到所述单片机控制端的D/A模块,所述D/A模块适于在所述单片机控制下压控所述VCCS恒流模块以改变其输出电流的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温控模块是由四面合围的恒温壁和分别封闭在所述恒温壁顶部及底部的恒温盖、恒温底构成的六面体结构,磁强仪固定在所述温控模块内部,所述恒温底、恒温盖和恒温壁的内侧面上均设敷设有屏蔽金属层,
所述恒温底上设有磁强仪固定螺钉,所述恒温底内部设置有温感电阻,所述恒温底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只用于检测恒温底处漏光的光感应传感器,
所述恒温盖的中部设有一只供穿线的出线孔,出线孔中引入漆包电感应线,所述漆包电感应线连接到所述磁强仪,所述恒温盖上设有一加温电阻,所述恒温盖的两侧也分别设有一只用于检测光强的光感应传感器;
还包括恒温控制电路,所述恒温控制电路的信息输入端连接到所述温感电阻,所述恒温控制电路的控制端连接到所述加温电阻。
进一步的,所述加温电阻是PTC电阻。
进一步的,所述恒温底、恒温盖和恒温壁均为PCB板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构建了外部磁强测量与内部电磁感应环境电流补偿的闭环伺服环境。通过外部带温控监测的磁强测量仪获得的准确测量数据反馈给内部处理机制,进而能够通过自动电流补偿来实现对应用于用户端的实际电磁感应环境的更稳定输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感应复现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电磁感应复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电磁感应环境发生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磁场电流补偿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4是温控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恒温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恒温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电磁感应复现装置,包括电磁感应环境发生模块、多路磁探头模块、磁强仪、温控模块、寄存器、单片机和磁场电流补偿模块。
所述电磁感应环境发生模块适于输出送至多路磁探头的磁信号。
所述多路磁探头模块适于将所述磁信号进行隔离后进行多路输出,其中一路输出至用户端,其余一路送至磁强仪。
所述磁强仪适于在接收到所述磁信号后在所述单片机的控制下测量该磁信号的磁强大小,并将测量信号传递至所述寄存器。
所述寄存器耦合至所述单片机,所述单片机能够访问寄存器和获得相应的磁强大小值。
所述磁场电流补偿模块适于在所述单片机的控制下对所述电磁感应环境发生模块的工作电流进行修正补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汉大学,未经江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53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频耐压试验装置
- 下一篇:制热设备和龙门式机动车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