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通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2303.2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5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张锐;那海波;杨彦东;史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润和绿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78 | 分类号: | F16K11/078;F16K31/60;F16K27/04;F16K51/00;B01D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87 | 代理人: | 郭鸿雁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通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通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通阀。
背景技术
阀门是管路流体输送系统中控制部件,它是用来改变通路断面和介质流动方向,用于流体控制的阀门,从最简单的载止阀门到极为复杂的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各种阀门,其品种和规格繁多。
三通阀是阀门的一种,现有的三通阀不便控制,不能实现紧急截停,并且,在流通压强较大的流体中,普通的三通阀强度不够容易破碎,有些流体含有杂质,普通的三通阀不具有过滤的功能,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通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三通阀不便控制,不能实现紧急截停,并且,在流通压强较大的流体中,普通的三通阀强度不够容易破碎,有些流体含有杂质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通阀,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手杆,所述主体的顶端焊接有输入柱体,所述输入柱体的顶端表面设有输入端,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绝缘层,所述主体的下端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输出端,所述输入端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输出端,所述手杆的一侧设置有阀盖,所述阀盖的一侧安装有阀体,所述阀体的一侧内壁焊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第一输出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腔室。
优选的,所述输入端的内部设置有滤芯,所述滤芯为RO膜类构件。
优选的,所述输入柱体的外层包覆有加强筋,所述输入柱体为方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的为聚乙烯合成的热塑性体。
优选的,所述阀体的一端靠近阀盖的一侧设有第二腔室,所述阀盖的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延伸至阀体的一侧。
通孔的孔径大小与螺杆的直径吻合
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的距离为2cm,所述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为圆管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实验新型设置合理,使用方便,通过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于对应端口的中心线平行,加强筋增强了阀体结构的稳定性,耐高压,通过安装有滤芯,在滤芯的作用下,将杂质固定,保证纯净流体通过,通过设置有阀体,旋转阀体,能够实现紧急截停,通过安装有手杆,手杆能够通过螺杆推进或者拉出阀体,以及转动阀体,实现改变流体方向以及截止流体,并且使用方便,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三通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三通阀的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三通阀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三通阀的通孔示意图。
图中:1-主体、2-手杆、3-加强筋、4-输入端、5-输入柱体、6-绝缘层、7-第一腔室、8-第一输出端、9-第二输出端、10-第二腔室、11-螺杆、12-阀盖、13-滤芯、14-阀体、15-连接管、16-固定座、17-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三通阀,包括主体1,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手杆2,主体1的顶端焊接有输入柱体5,输入柱体5的顶端表面设有输入端4,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绝缘层6,主体1的下端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输出端8,输入端4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输出端9,手杆2的一侧设置有阀盖12,阀盖12的一侧安装有阀体14,阀体14的一侧内壁焊接有固定座16,固定座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5,第一输出端8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腔室7。
输入端4的内部设置有滤芯13,滤芯13为RO膜类构件,滤芯13过滤流体保证流体纯净。
输入柱体5的外层包覆有加强筋3,输入柱体5为方体结构,加强筋13有耐高压作用。
绝缘层6的为聚乙烯合成的热塑性体,绝缘层6具有柔韧性以及防火作用。
阀体14的一端靠近阀盖12的一侧设有第二腔室10,阀盖12的表面设置有通孔17,通孔17贯穿连接有螺杆11,螺杆11的一端延伸至阀体14的一侧。
通孔17的孔径大小与螺杆11的直径吻合。
第一输出端8和第二输出端9之间的距离为2cm,第一输出端8和第二输出端9为圆管体结构,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润和绿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润和绿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23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