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水沟电缆槽整体式模板台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1710.1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7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敏;张敏;王婷;曹志莹;杨帆;陈剑红;王信君;韦秋杰;周湘玲;肖锋;魏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谭新民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水沟 电缆 整体 模板 台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沟槽模板台车,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水沟电缆槽整体式模板台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等基础设施项目的迅速发展,隧道工程在铁路中越来越多,其中隧道内的电缆槽及水沟施工质量对隧道的使用时间有这一定的影响。传统采用小块组合定型钢模,这些模型大多由工人现场拼装施工或加工木模施工,采用模板分层安装多次浇筑成型,首先存在钢调接口容易生锈卡死损坏;且施工缝较多,水容易从施工缝渗出,对隧道内部造成病害;而且隧道内空间有限,支立、拆除模板较困难,需要较多施工工人配合施工。因此传统模板施工起来较费事,进度慢且成本高,施工的质量又难以达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水沟电缆槽模板是采用小型钢模组合而成,存在钢调接口容易生锈卡死损坏的问题,且需分段施工,工序繁杂、劳动强度大,断缝处理措施不合理质量难达标,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水沟电缆槽整体式模板台车,模板为优化的一体式结构,混凝土整体一次性浇筑,避免了水平施工缝的产生,减少了分次浇筑的工序间隔时间,提高了水沟浇筑的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隧道水沟电缆槽整体式模板台车,包括门架、模板和行走机构,所述门架包括立柱和门梁,所述门架的底部设于行走机构,沿隧道纵向所述门架两端面的外侧设有模板,所述模板包括内模板和侧模板,所述内模板在沿隧道径向依次包括第一浅槽模板、深槽模板和第二浅槽模板,所述内模板长轴方向一体化设有N个均匀排布的起吊梁,N为大于2的正整数,所述起吊梁与内模板轴向垂直;所述门架侧面朝外沿隧道纵向排布设有与所述起吊梁位置和数量相适配的悬梁,所述悬梁与隧道纵向垂直,所述内模板位于悬梁下方,且所述悬梁和起吊梁之间通过升降调节机构连接,所述升降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内模板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所述侧模板长轴方向内侧壁通过水平调节机构与门架沿隧道纵向的端面外侧连接,所述侧模板长轴方向顶部通过高度调节机构与位置相对的悬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内模板为整体式结构在沿隧道纵向延伸,且通过若干垂直于内模板轴向的起吊梁将第一浅槽模板、深槽模板和第二浅槽模板依次连接为一个整体结构,起吊梁既有连接内模板和悬梁的作用,又对第一浅槽模板、深槽模板和第二浅槽模板的轴向有加强作用,防止在浇筑过程中发现形变;通过升降调节机构带动起吊梁向上下运动、从而能够带动内模板整体上下移动。模板为优化的一体式结构,混凝土整体一次性浇筑,避免了水平施工缝的产生,减少了分次浇筑的工序间隔时间,提高了水沟浇筑的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
优选地,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起吊油缸和第一起吊丝杠,所述模板台车沿隧道纵向两端的起吊梁和悬梁通过起吊油缸连接,其余起吊梁和悬梁通过第一起吊丝杠连接;
所述水平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横移油缸和横移丝杠,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为第二起吊丝杠;所述侧模板长轴方向内侧壁两端均通过第一横移油缸和横移丝杠与门架沿隧道纵向的端面外侧连接,所述侧模板长轴方向内侧壁其余部位均通过横移丝杠与门架沿隧道纵向的端面外侧连接。
通过液压油缸和丝杠相配合实现对内模板的竖向上下移动、侧模板的竖向上下移动和水平横向移动;由于模板体积较大,模板在浇筑砼时容易出现上浮现象,造成标高与线型不顺的问题,通过丝杠和液压油缸配合同时保障内模板和侧模板能够稳定且精确的定位安装。
优选地,所述第一浅槽模板、深槽模板和第二浅槽模板均为整体封闭箱式结构。
相对于传统水电缆沟槽模板减少拼接组合工序,且有利于降低成本。
优选地,所述起吊梁为配重结构,所述内模板均为倒梯形结构。
将起吊梁设置为配重结构利于稳固作为一个整体结构的第一浅槽模板、深槽模板和第二浅槽模板;将内模板即第一浅槽模板、深槽模板和第二浅槽模板设为倒梯形结构,便于在浇筑完成后,减少内模板抽出的阻力,保障沟槽不受损坏。
优选地,所述悬梁的自由端通过斜拉丝杠与位于悬梁上的方门架连接,所述斜拉丝杠由伺服电机控制,所述伺服电机通过PLC控制系统控制。
由于丝杠可精确定位实现数字化自动控制,且能够自锁,操作人员可通过自动化精确控制丝杆对悬梁的作用力,防止悬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发生形变。
优选地,所述悬梁包括相互适配的导向芯和导向套,所述模板台车还包括第二横移油缸,所述第二横移油缸的一端与导向套连接,第二横移油缸的另一端与门架或导向芯靠近门架端连接;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和高度调节机构与悬梁连接端均设于导向套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17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 下一篇:一种电子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