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水循环的池塘养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9546.0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0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武清区福源鑫顺淡水鱼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A01K63/04;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水循环 池塘 养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涉及基于水循环的池塘养鱼装置。
背景技术
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养鱼先养水,水对于养鱼的存活率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而人工养鱼为保证一定成活率要经常对养鱼塘进行人工清理以保证水质的清洁,较好的水质能减少鱼类疾病的发生,更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和生存。尤其炎热夏季淡水水产养殖是鱼病流行的高峰期,必须加强鱼病预防工作,保持水产养殖池塘的水质和养殖环境的卫生,另外还需要间隔地对鱼池内加氧。目前工厂化养鱼大都采用敞开式流水养鱼模式,其能耗高、浪费地下水资源,而且鱼池用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所以,加强污水治理,使之不仅达标排放,而且可大量回用,是十分必要的事情。如此一来,这对消除污染,改善水环境,缓解水资源的不足,节约宝贵的水资源,及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基于水循环的池塘养鱼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水循环的池塘养鱼装置,包括气浮装置、过滤装置、臭氧发生器、紫外线杀菌器,水塘通过出水管与气浮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气浮装置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过滤装置的进水口连接,过滤装置的进水口通过水管与臭氧发生器的进水口连接,臭氧发生器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紫外线杀菌器的进水口连接,水塘通过进水管与紫外线杀菌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出水管与进水管上分别设有水泵。
所述过滤装置的进水口端设有炭刷过滤层,过滤装置的出水口端设有三层过滤网。
优选地,所述紫外线杀菌器内设有紫外线灯管。
优选地,所述炭刷过滤层由若干组炭刷构成,三组炭刷由支架支撑。
优选地,三层过滤网向进水口方向倾斜设置。
优选地,三层过滤网由不同目的金属网组合而成,其网眼大小从进水口端到出水口端依次变小。
优选地,所述出水管(2)与进水管(3)上分别设有水泵(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经过多道工序对水塘中的污水进行处理,并将经过处理的水重新注入水塘中,保证了养鱼所需的纯净水质,提高鱼的产量和品质。
2、过滤装置内的炭刷过滤层由若干组炭刷构成,三组炭刷由支架支撑,通过支架,可以转动,或拔出清洗。炭刷的转动可方便清理沉淀的杂物,易于拨出也方便自身的清洗,不会死池。
3、三层过滤网向进水口方向倾斜设置,这样杂质不容易在过滤网堆积,防止堵塞网孔,保证装置的正常运行。三层过滤网由不同目的金属网组合而成,其网眼大小从进水口端到出水口端依次变小,逐渐细小的网眼保证了不同大小的杂质都能被过滤清理出,保证了水在重新进入水塘时达到使用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于水循环的池塘养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于水循环的池塘养鱼装置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塘,2、出水管,3、进水管,4、水泵,5、气浮装置,6、过滤装置,7、炭刷过滤层,8、支架,9、过滤网,10、臭氧发生器,11、紫外线杀菌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武清区福源鑫顺淡水鱼养殖专业合作社,未经天津市武清区福源鑫顺淡水鱼养殖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95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脱硫废水的零排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