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红外测距的节能台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9536.7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3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开富;黄太星;杨定宇;杨军;黄春玲;江明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S9/02 | 分类号: | F21S9/02;F21V9/00;F21V23/04;F21V33/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51221 | 代理人: | 王芸,熊晓果 |
地址: | 610225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外 测距 节能 台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装置,特别是一种基于红外测距的节能台灯。
背景技术
台灯作为一种常用电器在居民家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台灯使用过程中,使用者离开时常常容易忘记关闭台灯,日积月累,这将造成很大的电能浪费。此外,现有台灯多为座式结构,占地面积大,笨重且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座式台灯无法做到人走灯灭导致电能浪费且占地面积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红外测距的节能台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红外测距的节能台灯,包括底座和灯管,所述底座通过吸盘吸附于墙面,所述节能台灯还包括红外测距传感器、红外信号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用于测量使用者与所述节能台灯的距离,所述红外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红外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及延时处理后送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灯管开关及亮度。
进一步地,所述灯管包括锂电池及LED灯,所述灯管通过插头与所述底座的插槽连接,所述锂电池用于所述灯管脱离所述底座时为所述LED灯供电。即,所述锂电池在所述灯管从所述底座中拔出后,可作为临时电源,在停电时,所述节能台灯也能正常使用,有效提高了电能使用率。
进一步地,所述灯管通过转动所述插头调节所述角度,方便使用者不同角度的光照需求。即,所述插槽与所述插头一方面用于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灯管,另一方面实现所述灯管可绕所述底座调节一定角度后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节能台灯还包括设置于底座的充电接口以及USB输出口。通过所述充电接口可向所述节能台灯充电,电能储存在所述锂电池中。所述节能台灯还可以通过所述USB输出口向外部设备放电,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用电设备。所述节能台灯集成了充、放电功能,进一步拓展了台灯的使用场景,为使用者带来了便利。
进一步地,所述节能台灯还包括设置于底座的显示屏,用于显示当前时间信息。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显示驱动电路,将当前时间信号发送至所示显示驱动电路,所述显示屏显示当前时间。
具体地,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采用热释电红外探测器。
进一步地,所述热释电红外探测器具备1.0m~2.0m探测距离,当使用者距离所述节能台灯2m以内,所述热释电红外探测器即可接受人体红外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热释电红外探测器感光范围介于7.0μm~10.0μm。所述热释电红外探测器顶端设置有滤光镜片,使得所述热释电红外探测器可接受到的光波长范围介于7.0μm~10.0μm。由于人体辐射的红外线中心波长为9~10μm,据此正好适用于探测是否为使用者靠近,避免了猫狗等宠物带来的干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基于红外测距技术,实现了台灯人来即开,人走即灭,节约了电能。所述台灯为底座、灯管分模块结构,所述节能太能通过吸盘吸附于墙面,有效节省了空间,解决了目前座式台灯占地范围大引起的使用不便问题。
此外,灯管能够从底座取出,单独作为独立光源使用,由此克服了座式台灯停电后无法使用的问题,灯管独立使用进一步提高了台灯的便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节能台灯底座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节能台灯灯管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节能台灯自控控制流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节能台灯红外测距传感器电路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节能台灯系统结构图;
图中标记:1.1-台灯开关,1.2-灯管插槽阴极,1.3-灯管插槽阳极,1.4-液晶显示屏,1.5-底座吸盘,1.6-USB输出口,1.7红外测距传感器,1.8-充电接口,2.1-LED灯,2.2-出光口,2.3-锂电池,2.4-插头阴极,2.5-插头阳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未经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95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沙子上下摆动筛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阻陶瓷白棒的分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