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自动炒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8708.9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95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万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神农油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1800 湖南省衡阳市耒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自动 炒茶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炒茶机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立式自动式炒茶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对茶叶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更高效快捷的烘焙茶叶,特设计立式自动炒茶机,现有的炒茶机设备主要采用多槽式翻炒机构、滚筒式翻炒机构或旋转式翻炒机构,一般将用于盛装茶叶的筒体是固定的,或单一的在筒体的中心部位转动,此种结构形式的炒茶机在炒制茶叶时,由于转动机构的作用范围具有局限性,生茶片不能完全被翻炒到、炒茶种类单一,且生茶片在翻炒时不能均匀受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自动式炒茶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式自动炒茶机,包括工作台、壳体、伸缩支架、电热板、支架、转轴和风机,所述支架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所述支架的上方安装有工作台,且支架的上表面与工作台的底面设有相互对称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安装有滚轮,所述工作台的上方固定有壳体,壳体的底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壳体内部的底端安装有电热板,电热板上方的两侧均固定有风机,且电热板位于风机进风端的一侧,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转轴,且转轴的底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转轴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伸缩支架,伸缩支架的两端通过螺栓分别固定有炒爪和炒板,所述壳体顶部安装有盖体,且转轴的顶端贯穿盖体并安装有外齿轮,所述盖体顶部的边缘处焊接有环形支架,环形支架顶部的内侧固定有内齿轮,且内齿轮与外齿轮位于同一水平面,内齿轮与外齿轮之间安装有相互啮合的小齿轮。
优选的,所述出料口处的工作台上设有贯穿工作台的出料通道。
优选的,所述风机的外侧固定有保护罩,且保护罩的表面设有通风孔。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部的中轴线与转轴的中轴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内齿轮的中心线与外齿轮的中心线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机转动,使动力经联轴器传递至转轴,从而带动转轴中间位置伸缩支架上炒爪和炒板做圆周运动,提高了炒茶过程中的均匀性,也可炒至不同种类的茶叶,通过内齿轮经小齿轮与外齿轮齿合,带动了壳体做的圆周运动,通过电热板上风机的转动,提高了壳体底部热量的快速散发,从而提高了生茶叶的受热程度,且壳体与转轴不等速转动,提高了炒茶的效率,缩短了炒茶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台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齿轮传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炒爪;3-壳体;4-炒板;5-伸缩支架;6-电热板;7-支架;8-出料口;9-电机;10-转轴;11-风机;12-保护罩;13-进料口;14-盖体;15-滚轮;16-环形凹槽;17-内齿轮;18-小齿轮;19-外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神农油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神农油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87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烘干设备
- 下一篇:一种砖茶、茶饼破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