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多联三通组合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8573.6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27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姜方山仑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康莱方医用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00 | 分类号: | A61M5/00;A61B5/02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2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管 内旋 接管 本实用新型 注射器本体 组合包 多联 加压 三通 主管 连接压力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开关 造影剂开关 人员操作 手术效率 造影剂 匹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多联三通组合包,包括注射器本体和主管,注射器本体一端设有接口,主管一端设有与接口相匹配的接头,主管设有设有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第一支管内旋接压力传感器开关,第二支管内旋接加压药剂开关,第三支管内旋接造影剂开关,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分别对应连接压力传感器接管、加压药剂接管和造影剂接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医务人员操作,提高了手术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多联三通组合包。
背景技术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心脏疾病的重要标准,基于冠状动脉造影的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在冠状动脉造影手术过程中,冠状动脉脉内压力的监测至关重要,术者必须根据管状动脉脉内压力图形的变化来判断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通常,医院中多使用多联三通组合包作为冠状动脉造影的辅助工具,通过切换流入端和流出端的连通和截断实现压力监测、传输药剂及造影剂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的多联三通组合包上采用的注射器为常规注射器,其注射后容易发生药液残留现象,而且不方便单手操作,手术过程中注射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多联三通组合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多联三通组合包,包括注射器本体和主管,所述注射器本体一端设有接口,所述主管一端设有与接口相匹配的接头,所述主管设有设有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所述第一支管内旋接压力传感器开关,所述第二支管内旋接加压药剂开关,所述第三支管内旋接造影剂开关,所述第一支管、所述第二支管、所述第三支管分别对应连接压力传感器接管、加压药剂接管和造影剂接管。
优选的,所述注射器本体包括筒体、活塞头和芯杆,所述筒体一端为锥形筒头,另一端为直筒端,所述活塞头包括锥形活塞头和环形突起,所述锥形活塞头与环形突起一体成型,所述锥形活塞头与锥形筒头相匹配,所述芯杆一端固定连接环形突起,所述芯杆另一端连接设置在筒体外部的环状推柄,所述筒体的直筒端外壁上对称设置有指环套。
优选的,所述指环套与环状推柄之间设有压缩弹簧。
优选的,所述环状推柄内侧固定设有医用密封橡胶垫圈。
优选的,所述筒体外壁上均匀设有防滑涂点。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均与主管垂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医务人员操作,提高了手术效率;采用的针筒结构设计新颖,采用锥形筒头以及与锥形筒头相匹配的锥形活塞头,注射时能够防止药液残留,同时能够加快注射效率;另外,在环套与环状推柄之间设置压缩弹簧,在注射后能够进行缓冲复位,便于进行多次注射,便于单手操作,进一步提高注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注射器本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康莱方医用塑料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康莱方医用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85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