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空绳索缓冲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8261.5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1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董万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泛华新兴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35/04 | 分类号: | A62B3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空 绳索 缓冲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空绳索缓冲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高空绳索是将绳索拉紧后悬空,用于人员站在绳索上行走,用于在高空中表演、娱乐等等。为保护绳索上人员的安全,大多需要防护装置。传统的高空绳索防护装置包括套设在高空绳索上的套环、固定在套环上的承重绳和固定在承重绳上的安全带,安全带固定在人员身体上。当人员在高空绳索上行走时,从高空绳索上掉落后,高空绳索防护装置能够保护人员安全。
但是传统的高空绳索防护装置存在以下缺点,人员在高空绳索上出现意外情况例如体力不支等时,无法继续在高空绳索上行走,只能通过高空绳索防护装置悬挂在高空绳索上,用手握持住高空绳索后拉动身体,带动套环沿高空绳索滑动,在人员身体重力的作用下套环抵紧在高空绳索上滑动,套环相对于绳索呈滑动摩擦,摩擦力较大,需要耗费人员大量体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空绳索缓冲防护装置,具有减小套环与高空绳索之间的摩擦力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空绳索缓冲防护装置,包括套环、固定于套环上的承重绳,所述套环包括环体、固定于所述环体内的多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首尾依次固定连接形成密闭的框架,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转动连接的滚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高空绳索缓冲防护装置时,将高空绳索从框架内穿过,连接杆上的滚筒接触到高空绳索上,承重绳固定在人员身上,当人员在高空绳索上行走过程中发生意外后,无法继续行走时,通过承重绳悬挂在钢丝绳索上,用手部握持住高空绳索,拉动身体沿高空绳索运动,此时套设在高空绳索上的框架相对于高空绳索发生相对运动,接触高空绳索的滚筒发生转动,与高空绳索呈滚动摩擦的状态,相比于滑动摩擦,滚筒与高空绳索之间的摩擦力小,达到了减小套环与高空绳索之间的摩擦力、便于悬挂在高空绳索上的人员移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内圈与所述连接杆过盈配合,所述轴承外圈与所述滚筒内壁过盈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内圈套设在连接杆上,滚筒套设在轴承外圈上,使得滚筒能够相对于连接杆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焊接于所述环体内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焊焊接在环体内壁,连接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架内部拐角处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上设置有贯穿滚珠的通孔、穿设过所述通孔且两端固定于所述框架上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通孔之间呈间隙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框架内部拐角处设置滚珠,滚珠能够以固定杆为中心滚动,当人员通过高空绳索缓冲防护装置悬挂在高空绳索上时,框架内部拐角处的滚珠接触到高空绳索上,避免框架内部拐角内壁接触到高空绳索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重绳上固定有安全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全带是高空作业时防止人员发生坠落的个体防护装备,用于固定在人员身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环上固定有弹性绳,所述弹性绳一端固定于所述套环上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安全带上,所述弹性绳的自然长度小于承重绳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绳的自然长度是指弹性绳没有发生弹性形变的长度,当人员从高空绳索上跌落后,弹性绳被拉伸后发生弹性形变,能对下落的人员起到缓冲,直至承重绳被拉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环上设置有多根长度不等的所述弹性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根长度不等的弹性绳,能够对从高空绳索上跌落的人员起到多次缓冲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在套环上设置连接杆和套在连接杆上的滚筒,当人员通过承重绳和安全带悬挂在高空绳索上时,人员通过手部握持高空绳索后拉动身体运动,套环相对于绳索运动,套环上的滚珠、滚筒相对于高空绳索运动时呈滚动摩擦的状态,减小套环与高空绳索之间的摩擦力;其次,采用弹性绳对跌落的人员进行缓冲,达到了减小套环与高空绳索之间的摩擦力、便于悬挂在高空绳索上的人员移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套环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滚珠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套环;2、环体;3、框架;31、连接杆;32、轴承;33、滚筒;4、滚珠;41、通孔;42、固定杆;5、承重绳;6、安全带;7、弹性绳。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泛华新兴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泛华新兴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82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