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空可调施工安全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8234.8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0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翟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泛华新兴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35/00 | 分类号: | A62B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空 可调 施工 安全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工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空可调施工安全带。
背景技术
现在的电力施工中,高空作业很常见,在施工中会要求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带以保证安全。
现有技术中,电工的安全带系在腰部,为了保证电工的安全,安全带上还设置有安全绳,当电工爬到施工位置后,可将安全绳的一端固定在高处的固定点,从而与安全带起到双重保护的作用。这种安全带的安全绳的长度是固定,在固定点将安全绳固定后,安全绳可能处于较松的状态,这时人在高处施工过程中,如果人员脱落、人体下坠,保护用的安全绳上连接的安全带就会急剧绷紧,因为冲击过大极易使人员受伤,而且存在安全带崩断的风险,给作业人员的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空可调施工安全带,其可有效削弱安全带急剧绷紧的状况,减小对人员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空可调施工安全带,包括安全带和安全绳,所述安全绳上设有收卷装置,所述收卷装置包括筒座和穿设于所述筒座内并与所述筒座转动连接的转筒,所述筒座与所述安全绳一端连接,所述安全绳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锁扣,所述安全绳可卷设于所述筒座上,所述筒座上设有阻止所述转筒转动的锁止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转筒使安全绳部分卷设在转筒上,让安全绳伸缩到合适的长度,然后用锁止件固定,将安全绳的第一锁扣固定在高处的固定点,从而使安全绳在工作人员跌落时迅速拉住人员,减小工作人员的下落行程,从而减小工作人员下降时对安全绳的冲力。
进一步的,所述筒座包括用于轴向限位转筒两端的两个固定部和连接所述固定部的连接部,其中一个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凹槽,另一固定部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径向凸出有抵接转筒的卡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部的设置的时固定部保持一定距离,凹槽可卡环的设置,则对转筒进行轴向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转筒两端封闭,其靠近通孔的一端面上设有第一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齿轮的设置的可与锁止件的第二齿轮啮合,从而阻止转筒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上位于卡环未抵接转筒的一侧设有内螺纹,所述锁止件与内螺纹配合,所述锁止件一端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止件通过通孔上的内螺纹使第二齿轮靠近第一齿轮并最终与第一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内螺纹的旋紧方向与转筒松开安全绳的转动方向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挂在固定点上的安全绳在转筒绷紧后,安全绳将会对转筒产生驱动转筒转动的力,而转筒的转动方向与锁止件的锁紧方向相同,当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后,趋势转筒转动的力使锁紧件在内螺纹上锁得更紧,从而阻止转筒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筒座上设有第二锁扣,所述第二锁扣与所述安全带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筒座通过第二锁扣固定在安全带上,使安全绳牵引安全带。
进一步的,所述筒座上设有防丢带,所述防丢带的一端与所述锁止件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锁止件与通孔螺纹连接,当锁止件从通孔上完全转出后容易丢失,防丢带的设置可将锁止件连接在筒座上,避免丢失。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安全绳的第一锁扣固定在高处的固定点后,通过转动转筒使安全绳部分卷设在转筒上,让安全绳伸缩到合适的长度,然后用锁止件固定,阻止转筒转动,从而使安全绳在工作人员跌落时迅速拉住人员,减小工作人员的下落行程,降低工作人员下降时对安全绳的冲力,进而避免安全带勒伤工作人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收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收卷装置的爆炸图。
图中,1、安全带;2、安全绳;3、收卷装置;4、筒座;5、转筒;6、第一锁扣;7、锁止件;41、固定部;42、连接部;8、凹槽;9、通孔;10、第一齿轮;11、内螺纹;12、第二锁扣;13、防丢带;14、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泛华新兴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泛华新兴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82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