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闪烁体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8004.1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6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洪兑权;全济佑;崔元准;李镇瑞;宋在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阿碧兹儿 |
主分类号: | G01T1/202 | 分类号: | G01T1/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73 | 代理人: | 闫冬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闪烁 体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放射线检测器的闪烁体面板,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利用光散射防止膜而减小在闪烁体层变换的光的漫反射及散射,从而使放射线检测器能够以低剂量获得高画质的影像的闪烁体面板。
背景技术
出于医疗用或工业用等多样的目的,正在利用X线摄影,以往使用利用X线感光软片的方式,但最近正在活跃地开发可以在X线摄影后直接确认影像并容易重新摄影的数字X线检测器。
作为这种数字X线检测器,有直接电离方式和间接电离方式,所述直接电离方式是将X线直接变换成电气信号而生成数字X线影像,所述间接电离方式是借助于闪烁体(scintillator)而将X线变换成可见光,通过图像传感器感知可见光而生成X线影像。
另一方面,在利用X线检测器的X线摄影中,当用作医疗用或工业用时,存在辐射照射的危险,当放射线剂量过大时,对人体非常有害,因而在X线检测器中,能够减小放射线剂量并同时获得高画质的X线影像是极为重要的。
因此,正在进行旨在达成低剂量与高画质目的的研究,特别是在通过闪烁体而将X线变换成可见光的间接电离方式的X线检测器中,从闪烁体发生的可见光引起漫反射及散射,存在X线摄影影像的画面下降的问题。
另外,用作闪烁体的CsI对水分非常脆弱,具有因稍稍透湿而潮解的性质,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旨在防止闪烁体透湿的透湿路径的切断非常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闪烁体面板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闪烁体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使间接电离方式的X线检测器能够最大限度抑制从闪烁体发生的可见光的漫反射及散射,在减小放射线剂量的同时获得高画质的X线影像。
另外,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闪烁体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为了防止用作闪烁体的CsI因水分渗透而潮解,提高反射膜对闪烁体层及基板的粘合力,有效延长连接基板与反射膜之间的粘合剂中的透湿路径,能够保护闪烁体不受透湿影响。
另外,当使用了玻璃基板等折射率和透过率高的基板时,为了提高检测性能及基板保护功能,提供在反射膜上形成黑色层(black layer)的闪烁体面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反射膜上采用黑色层,从而抑制光线的散射及再反射率,提高分辨率。
技术方案
旨在解决所述技术课题的本实用新型一种观点的闪烁体面板包括:基板110,在其上面预定区域形成有光电变换元件,在形成有所述光电变换元件的区域的外部形成有与所述光电变换元件电气连接的电极焊盘;闪烁体层120,其在所述基板110上的形成有所述光电变换元件的区域,以柱状结晶生长形成,将放射线变换成预定波段的光;及反射膜150,其结合于所述闪烁体层的上部,所述闪烁体层120及反射膜150通过面压附而结合,所述基板110与反射膜150的边缘通过粘合剂而结合。
就所述闪烁体层120及反射膜150的结合而言,在保持真空的同时执行面压附。
所述闪烁体面板还包括堤坝结构物130,其在所述基板110上,在形成有所述闪烁体层120区域的外廓上留下空间地环绕形成;所述堤坝结构物130限制所述闪烁体层120形成的区域。
所述闪烁体面板还包括配置于所述堤坝结构物130的外廓上的密封材料160;所述密封材料160可以使用帕利灵或常温固化型固化材料。
所述反射膜由包含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的反射片(sheet)在所述闪烁体层上粘合形成。
所述反射片可以包含铝或铝氧化物。
所述反射片的厚度可以为40-60μm。
在所述反射膜的上部可以还包括保护膜层,所述保护膜层可以包括PET膜。
所述PET膜的厚度可以为30-50μm。
在所述闪烁体层与所述反射膜之间可以还包括涂敷层。
所述涂敷层可以包含银(Ag)。
所述涂敷层的厚度可以为
为了将所述反射片粘合于所述闪烁体层上,还包括在所述闪烁体层与所述反射片之间形成的粘结层。
所述闪烁体面板还包括配置于所述反射膜之上的黑色层。
所述黑色层为包围所述闪烁体层的上部及侧部的形态。
所述闪烁体面板还包括保护层180,所述保护层180以在与所述反射膜150之间形成真空层140的方式进行配置。
实用新型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阿碧兹儿,未经株式会社阿碧兹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80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