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置入式安全紧急避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4932.0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9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常德功;王勇;李松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6B5/10;E05C9/06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41 | 代理人: | 郝团代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置入 安全 紧急 避难 装置 | ||
1.一种地下置入式安全紧急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密闭门(2)、蓄电池(3)、氧气供应自控装置(4)、舱压调节控制装置(5)、舱内气体参数检测系统(6)、空气净化系统(7)、相变制冷系统(8)、控制台(9);所述主体(1)采用分块结构,由七个舱室组成,包括六个外围舱室和一个中间舱室,所述中间舱室和外围舱室上焊有连接法兰,所述外围舱室的侧面安有隔离门,六个外围舱室之间及安有隔离门的侧面与一个中间舱室通过法兰连接组成蜂巢结构;每个外围舱室和中间舱室的内部均采用中空的六棱柱加肋结构,由耐压钢板焊接而成,中间舱室分为上下两层,安装有各种生命保障系统,各种生命保障系统通过隔离门向六个外围舱室提供生存条件,六个外围舱室供逃生人员避难,每个所述外围舱室上带有窥视窗,方便逃生人员观察外界环境;所述密闭门(2)有六个,通过合页铰接在所述外围舱室上,位于所述外围舱室的上方中间处;所述蓄电池(3)通过蓄电池槽固定安装在中间舱室内的下部,所述蓄电池(3)为铁镍蓄电池,结构坚固、耐用、寿命长;所述氧气供应自控装置(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中间舱室内的底部,位于所述蓄电池(3)的右前方;所述舱压调节控制装置(5)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安装在中间舱室内的底部,位于所述蓄电池(3)的左前方;所述舱内气体参数检测系统(6)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中间舱室内中间隔板上,位于中间舱室内的上层;所述空气净化系统(7)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在中间舱室内中间隔板上,位于所述舱内气体参数检测系统(6)的右前方;所述相变制冷系统(8)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在中间舱室内中间隔板上,位于所述舱内气体参数检测系统(6)的左前方;所述控制台(9)有六个,所述控制台(9)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外围舱室内的中间侧壁位置,所述控制台(9)包括操作面板和显示器,来控制和观察整个装置内的生存环境;所述主体(1)的壳体由四部分构成,由外向内分别为防火层、抗压外层、保温隔热层和抗压内层,防火层为薄型钢结构石墨稀防火涂料,高温时膨胀增厚,涂层轻、粘结牢、强度高,耐火效果好,抗压外层和抗压内层为HY-80钢板,此种钢板强度高,机加工性能好,保温隔热层为超细玻璃棉,体质轻、导热系数低、热绝缘好、耐热,所述抗压外层和所述抗压内层之间均匀布置连接多个隔热支承,增强所述壳体的整体强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置入式安全紧急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门(2)包括:门框(21)、门体(22)、手轮(23)、手轮轴(24)、主动大齿轮(25)、从动小齿轮(26)、小齿轮轴(27)、双向棘爪(28)、棘条(29)、滑轨(30);所述门框(21)为中间开有圆形孔的六边形结构,所述门框(21)的边缘上开有适量的圆形孔,通过螺栓密封连接在要密封的所述主体(1)上,六边形内侧开有小角度的倒角,便于所述棘条(29)扁平末端进入,完成所述密闭门(2)的锁紧;所述门体(22)为中间鼓起的圆形结构,所述门体(22)的四周开有环形槽口,槽口内安装有耐高温胶条,保证整个装置的气密性,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的侵入;所述手轮轴(24)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门体(22)的中间位置,所述手轮(23)有两个,门内侧门外侧各一个,对称分布在所述手轮轴(24)的两端,所述手轮(23)通过平键与所述手轮轴(24)相连接,并且在所述手轮轴(24)上安装有压帽,实现与所述手轮(23)的固定连接,转动任意一个所述手轮(23)均实现所述密闭门(2)的打开或锁紧;所述主动大齿轮(25)通过花键连接在所述手轮轴(24)的中间位置,且位于所述门体(22)的内侧,所述主动大齿轮(25)与所述从动小齿轮(26)相啮合,所述从动小齿轮(26)有四套,对称分布在所述主动大齿轮(25)的四周,所述从动小齿轮(26)通过花键安装在所述小齿轮轴(27)上,所述小齿轮轴(27)焊接在所述门体(22)上;所述双向棘爪(28)有四个,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从动小齿轮(26)上,所述双向棘爪(28)两端分别为小鸟的喙形状,两端呈对称分布;所述棘条(29)与所述双向棘爪(28)配合使用,共同组成双向驱动棘条机构,所述棘条(29)安装在所述滑轨(30)上,所述棘条(29)为齿条结构,所述棘条(29)末端扁平,便于完成所述密闭门(2)的锁紧;所述滑轨(30)有四个,通过螺栓对称安装固定在所述门体(22)上;在所述门体(22)内侧,顺时针小角度旋转所述手轮(23),所述手轮(23)带动所述手轮轴(24)转动,进而带动所述主动大齿轮(25)的转动,所述主动大齿轮(25)的转动带动所述从动小齿轮(26)的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双向棘爪(28)转动,所述双向棘爪(28)的一端拨动与所述双向棘爪(28)配合使用的所述棘条(29)沿着直线运动一小段位移;然后逆时针小角度旋转所述手轮(23),将所述双向棘爪(28)的一端抬起,再顺时针小角度旋转所述手轮(23),使所述双向棘爪(28)的一端再次拨动所述棘条(29)前进一小段距离,如此反复,将所述棘条(29)的扁平末端推入所述门框(21),随着所述棘条(29)的扁平末端进入的增加,完成密闭门的锁紧,双向驱动棘条机构在锁紧的同时还具有自锁性,防止装置在灾难发生时遇爆炸冲击造成锁紧失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493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地下复式立体停车库的消防系统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结构钢管杆